正文 第6章 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預警通脹,映示消費者的生活成本變化(1 / 3)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簡稱CPI)是討論通貨膨脹時最常提起的物價指數之一,大眾經常將它當作生活成本指數,其衡量的是不同月份購買同一套組合商品的成本變化。不同國家的商品組合不同,中國CPI的組合商品中食品類的比重較高,但應該不包括住房。

一、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含義

“今天的煤氣又漲價了!”、“怎麼豬肉又貴了呢?”,在日常鄰裏生活圈裏,我們經常聽到張大媽或李大姐這樣說事兒,或發發牢騷、抱抱怨兒。但是你知道嗎,這些聽起來非常順耳的每日普通話語,已經成為大部分市民百姓腦子裏所理解的“物價”概念,顯然它真實、形象、易懂。

在我國現行的統計製度中,則通常采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英文縮寫CPI)來指稱“物價”,這個統計指標反映了在一定時期內居民生活購買的一籃子商品(或服務)其價格的變化情況,進而反映百姓生活所麵臨的漲價壓力。國際上,一般采用CPI指標來觀察某個國家或地區是否發生了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

消費者價格指數,是對一個固定的消費品籃子價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化情況,也是一種度量通貨膨脹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變化為表達形式。在美國構成該指標的主要商品共分七大類,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飲品住宅;衣著;交通;醫藥健康;娛樂;其他商品及服務。在美國,消費物價指數由勞工統計局每月公布,有兩種不同的消費物價指數。一是工人和職員的消費物價指數,簡稱CPI-W。二是城市消費者的消費物價指數,簡稱CPI-U。

消費者物價指數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

例如,在過去12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個月前平均上升2.3%。當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錢價值便隨之下降。也就是說,一年前收到的一張100元紙幣,今日隻可以買到價值97.70元的貨品及服務。

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INFLATION,就是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我們把他稱為SERIES

INFLATION,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二、消費者物價指數與經濟

CPI是一個滯後性的數據,但它往往是市場經濟活動與政府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CPI穩定、就業充分及GDP增長往往是最重要的社會經濟目標。

不過,從中國的現實情況來看,CPI的穩定及其重要性並不像發達國家所認為的那樣“有一定的權威性,市場的經濟活動會根據CPI的變化來調整”。近幾年來歐美國家GDP增長一直在2%左右波動,CPI也同樣在0%~3%的範圍內變化,而中國的情況則完全不同。

首先是國內經濟快速增長,近兩年來GDP增長都在9%以上,CPI卻沒有多少波動,表麵看來這可以說得上是“政府對經濟運行調控自如,市場行為反映十分理性”。

二是一年之內CPI大起大落,前後相差幾個百分點;一般情況下,除非經濟生活中有重大的突發事件(如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CPI是不可能大起大落的,所以2004年中國的CPI大幅波動有些異常。

三是隨著CPI大幅波動,國內經濟一時間通貨膨脹率過高,民眾儲蓄負利率嚴重,一時間居民儲蓄又告別負收益,通貨緊縮陰影重現。

這樣一種經濟環境令人擔憂,因此,如何理解CPI指數便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CPI的計算公式是:

CPI=(一組固定商品按當期價格計算的價值)/(一組固定商品按基期期價格計算的價值)·100。

CPI告訴人們的是,對普通家庭的支出來說,購買具有代表性的一組商品,在今天要比過去某一時間多花費多少。

例如,若1995年某國普通家庭每個月購買一組商品的費用為800元,而2000年購買這一組商品的費用為1000元,那麼該國2000年的消費價格指數為(以1995年為基期)CPI=1000/800*100=125,也就是說上漲了25%。

在日常中我們更關心的是通貨膨脹率,它被定義為從一個時期到另一個時期價格水平變動的百分比,公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