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向自然學習選擇之道 麵包師和藥鋪老板
有這樣一個天才麵包師,自打一生下來,就對麵包有著無比濃厚的興趣,聞到麵包的香氣就如醉如癡。
長大後,他如願以償地做了麵包師。他做麵包時,要有絕對精良的麵粉黃油;要有一塵不染、閃光晶亮的器皿;打下手的姑娘要令人賞心悅目;伴奏的音樂要稱心宜人。四個條件缺一不可,否則醞釀不出情緒,沒有創作靈感。
他完全把麵包當作藝術品,哪怕隻有一勺黃油不新鮮,他也要大發雷霆,認為那簡直是難以容忍的褻瀆。哪一天要是沒做麵包,他就會滿心愧疚:饞嘴的孩子和挑剔的姑娘隻能去吃那些粗製濫造的麵包了。他從來不去想今天少做了多少生意,然而他的生意卻出人意料地好,蓋過了所有比他更聰明活絡、更迫切賺錢的人。
還有一個藥鋪老板,幼年時父親因抓不起藥而命赴黃泉,他發誓要開一個樂善好施的藥鋪。當了老板之後,他不改初衷,童叟無欺,貧富不二。
他還自學成才,專給沒錢看醫生的人開方子。一些藥界行家見此大搖其頭:一副敗家子作派,不賠本才怪!然而他的生意卻日漸紅火,蓋過了所有比他更會降低成本、更精明強幹的人。
世間的許多事情都如此,當你刻意追逐時,它就像蝴蝶一樣振翅飛遠;當你摒棄表麵的凡塵雜念,為了社會,為了他人,專心致力於一件事情時,那意外的收獲已在悄悄問候你。
扶樹與扶人
老張做生意失敗了,但是他仍極力維持原來的排場,惟恐別人看出他的失意。宴會時,他租用私家車去接賓客,並請表妹扮作女傭,佳肴一道道地端上,他以嚴厲的眼光製止自己久已不知肉味的孩子搶菜。雖然前一瓶酒尚未喝完,他已砰然打開櫃中最後一瓶XO。但是當那些心裏有數的客人酒足飯飽,告辭離去時,每一個人都熱烈地致謝,並露出同情的眼光,卻沒有一個主動提出幫助。
老張徹底失望了,他百思不解,一個人徘徊在街頭,突然看見許多工人在扶正那些被台風吹倒的行道樹,工人總是先把樹的葉鋸去,使得重量減輕,再將樹推正。
老張心胸豁然開朗,茅塞頓開,他放棄了舊有的排場和死要麵子的毛病,重新從小本生意做起,並以低姿態去拜望以前商界的老朋友們,而每個人知道他在做小生意時,都盡量給予方便,購買他的東西,並推介給其他的公司。
沒有幾年,他又在商場上重新站立了起來,而他始終記得鋸樹工人的一句話:“倒了的樹,如果想維持原有的枝葉,怎麼可能扶得動?”
風落的果才是甜的
小芳小時候,在鄉下,很窮,經常挨餓。但是,有些回憶卻非常美好。
每天早上起床時,媽媽常會給她們六個兄弟姐妹一些驚喜,因為她可以變魔術似的在桌子上擺出一些時令水果。這是匪夷所思的,因為她們連買米的錢都沒有,怎麼可以奢侈地吃到水果?但是媽媽做到了。春天有枇杷,夏天有桃子、龍眼、楊梅、荔枝、芒果,秋天有石榴、橄欖,冬天有柿子、橘子、板栗……
後來,小芳終於知道了那些水果的來源。為了那是些豐美富足的早晨,媽媽總是第一個起床,然後第一個跑到不遠處的“萬果園”裏去撿“風落之果”。在水果成熟的季節,晚上總有風吹落一些被小鳥啄過或者承受不了自身重量的果實。果園主人對於起大早來撿落果的窮人,一直是心存寬厚與仁慈,沒有刁難,而是默許。
有一次刮台風,龍眼樹下都是果實,小芳和幾個孩子高興得手舞足蹈,大叫“老天有眼”,可以大飽口福了。結果,媽媽板著臉說:“我們怎麼可以幸災樂禍?人家的損失那麼大,我們怎麼可以高興呢?”媽媽還說:隻有風落的果子,我們揀回來吃,才是甜的!
的確,人家落難時,我們不能趁火打劫;隻有別人豐收時,我們才可以分享他人的“風落之果”,否則就是沒有良心,就應該內疚。那幾天,媽媽反而沒有去撿“風落之果”,別人不知道怎麼回事,但是我看到媽媽美麗的憂心。
過去多年了,小芳常常夢到那些誘人可愛的“風落之果”,覺得那些年吃到的風落的水果,才是這輩子吃的最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