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後記(1 / 1)

連續劇《大宅門》在播出的一個多月裏,街頭巷尾都充斥了對它的討論,無怪乎文壇怪才、劇作家魏明倫,還有著名作家馮驥才都稱《大宅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以濃墨重彩的方式深刻描寫了一個大家族的興衰成敗史,更重要的是它向人們展現了一個又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他們身上所反映出來的特質不僅折射出人生百態,更喚起人們對人性的思考。

同樣,在管理學界,《大宅門》也掀起了一股熱潮。白家三代掌門人白萌堂、白文氏和白景琦的傳奇經曆同樣是一部相當透徹的管理教科書。他們齊家、守業、創業的經曆充滿了管理的智慧,並融入了很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裏麵。細細琢磨,很多都對今天的管理有著深刻的啟示和指導性的作用。

現實社會人們都是生活在各種不同組織之中的,如工廠、學校、醫院、軍隊、公司等等,人們依賴組織,組織是人類存在和活動的基本形式。沒有組織,僅憑人們個體的力量,無法征服自然,也不可能有所成就;沒有組織,也就沒有人類社會今天的發展與繁榮。組織是人類征服自然的力量的源泉,是人類獲得一切成就的主要因素。白家大院是充滿著複雜性與挑戰性的一個組織,一個團體。正是因為組織的發展才促進整個社會的進步。

然而,僅僅有了組織也還是不夠的,因為人類社會中存在組織就必然有人群的活動,有人群的活動就有管理,有了管理,組織才能進行正常有秩的活動,簡而言之,管理是保證組織有效地運行所必不可少的條件。組織的作用依賴於管理,管理是組織中協調各部分的活動,並使之與環境相適應的主要力量。所有的管理活動都是在組織中進行,有組織,就有管理,即使一個小的家庭也需要管理;從另一個方麵來說,有了管理,組織才能進行正常的活動,組織與管理都是現實世界普遍存在的現象。白家要不是有白萌堂、白文氏、白景琦不同風格的領導與管理,也不可能延續那麼多年,成為白家老號。這其中需要多大的管理藝術!

可以說管理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但同時管理也是一門藝術。正如著名管理學家斯蒂芬·P.羅賓斯曾說過,管理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領域,它包含了從最底層的領班到首席執行官的題材。

解讀《大宅門》裏所有關於白家大院恩怨情仇的細節,清晰地展現在我們麵前的是一幅家族跌宕起伏的長卷。一個家族的興起,往往是由於某個成員把握住一兩個機遇。可是一個人相對於整個社會大環境而言,是脆弱的,是渺小的;一兩個機遇相對於百年家史而言,是偶遇的,是不可永續的。

《大宅門》不僅向公眾展示了中華民族曆史上一個大宅門裏的恩怨生死、血淚情愁的故事,更向世人展示了封建社會一個家族企業的興衰史。拋開時代因素,其中的管理問題發人深思,回味無窮。

好好地讀一讀《大宅門》吧,這是一部百年企業的經典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