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有問題先別急著上交(1 / 2)

有問題先留下

能自己解決的問題,絕不去麻煩領導

將問題分類,區別對待

不要煩領導,也不要怕麻煩領導

工作上有了問題應該怎麼辦?可能很多員工會說,找領導呀,領導是最清楚事情如何解決的人了,因為標準就在他們那裏,他們最知道應該按照什麼標準去處理問題。

這個回答可能是不少員工在麵對問題時最普遍的想法。

但是他們可能沒有想過自己的職責是什麼,難道僅僅是為了傳遞問題嗎?如果一遇到問題就交給領導,那豈不是成了問題傳遞員?如果所有的問題最終都要讓領導來解決,那公司要他們還有什麼用呢?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種員工。

很多員工,一遇到問題,不是想著自己能不能解決,甚至根本就不知道那些問題究竟是不是問題,就在一種習慣性的意識下,先找到一大堆借口,然後將問題擺到領導麵前:“領導,您看這事應該怎麼解決?”領導問他:“你覺得這事應該怎麼解決?”他不好意思地說: “哦,這個……我還沒考慮過呢。”

如果員工總是以這種態度來麵對問題,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呢?

第一,對個人來說,失去了讓自己成長的機會。

一個人從參加工作的那天一直到退休的時候,還在原崗位上待著。原因是什麼?很簡單,因為他一直沒有讓自己成長起來。解決問題實際上就是對自己最好的鍛煉,是讓自己快速成長的最好方式。但是,人們往往看不到這一點,一遇到問題就交給領導,覺得讓領導解決問題是理所當然的,時間長了,養成了依賴心理,自然也就失去了自我成長的機會。

第二,將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

上麵提到的結果僅僅是員工個人的損失,那麼將問題上交給領導,又會給領導、給公司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呢?

當問題被提交到領導那裏後,領導就不得不抽出時間來處理,而問題的根源是多種多樣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前麵的環節究竟發生了什麼,這一點領導並不是很清楚,他們需要問當事人,也就是提交問題者和其他了解情況的人。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領導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來0 調查情況,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然後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相當於繞了一個大圈,人為地把一個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了。

第三,領導成了親力親為的“大忙人”。

領導每天都有要忙的事情,他們究竟有多少時間來解決這些本該是下屬解決的問題呢?

一個下屬提交問題或許還不要緊,領導可能還能顧得過來。但是假如別的下屬也這樣做呢?

試想,假如一個領導下麵有10 個下屬,每個下屬有10個問題要來找領導解決的話,領導還有時間和精力去做別的事情嗎?很顯然,連神通廣大的孫悟空都不一定能做到。

而問題的關鍵是,領導並不是為解決你的問題而來,而是為了解決更多、更重要的問題而來。他們更多的是從宏觀方麵對下屬進行指導,從戰略上對工作方向進行把控等。如果領導為下屬解決細節性問題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太多,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到一個部門、一個團隊,甚至一個公司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

問題真的那麼難以解決嗎?真的有必要讓領導出麵才能解決嗎?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