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廣州給企業管理幹部講素養提升課程時,一個在港台合資公司任部門主管的劉先生講了他以前的一次經曆。
一天,劉先生負責的部門出現了產品質量問題,而這個問題是由前麵的部門造成的。出於習慣,劉先生像以往一樣拿著有問題的產品就去找經理了。因為在劉先生眼裏,經理是什麼事都難不倒的人。
領導在工作中的許多麻煩,常常就是由下屬的這種心理造成的。
當劉先生拿著有問題的產品走到經理室時,才知道經理辭職了,新換了一個姓張的經理。
當劉先生向張經理說明情況後,張經理沒像前任經理那樣幫劉先生出主意,而是問他:“你覺得這類問題該怎樣解決?”
劉先生想了想,說出了一個解決辦法。
張經理一聽,笑著說:“這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嗎?其實,你自己可以解決的。”
一句話讓劉先生羞愧難當。
很多時候,問題本身其實很簡單,隻要自己想想就能解決,但是出於一種惰性,大多數員工已經習慣了遇到問題就找領導了,讓自己失去了解決問題的機會,能力自然也就鍛煉不出來了。
那麼,遇到問題時,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辦?
在我和劉先生討論這個問題時,不少學員積極發表意0 見,最後大家得到幾點共識。
第一,先擁有一種態度,即有問題先別急著上交,先看自己能不能解決。
第二,能自己解決的問題,絕不去麻煩領導。
對於一些工作上的常規問題,自己能解決的,絕不去麻煩領導。領導每天已經有那麼多的問題要處理了,你卻還在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去找他,豈不是在給領導添亂嗎?
第三,將問題分類,區別對待。
按照問題的輕重緩急與難易程度,將問題進行分類。
對於自己能解決的,按照上麵說的,自己解決;對於需要協助的,可以申請協助;對於完全超出自己職責範圍的,要請示領導,根據領導的意見來決定是否由自己來解決,或者協助領導解決;而對於完全屬於自己職責內的問題,則要盡可能想辦法去解決,不能解決的,也可以請教同事、朋友等,實在不能解決的,在有了充分的研究與了解之後找領導協助解決。記住,是協助,而不是直接把問題扔給領導,讓領導自己去解決。
第四,不要煩領導,也不要怕麻煩領導。
如上麵所說,如果遇到一點雞毛蒜皮的小問題就去找領導的話,那隻會讓領導厭煩,讓領導對你有成見,讓領導看低你。
但是不輕易找領導並不意味不能找領導。領導之所以是領導,必然是在某一方麵有優勢,至少某些方麵的能力要比下屬強很多。所以,對於自己實在無能為力的事情,該找領導解決的還是要去找,而不能怕領導煩,怕麻煩領導。因為有些重要的或者超出你能力範圍的問題,如果你不及時彙報給領導的話,可能會錯失問題處理的最佳時機,讓問題變得更嚴重、更複雜。
第五,靠領導不能靠一輩子,最終還要靠自己。
遇到問題,讓大腦勤快一點,不妨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怎麼辦,如何做,多換個角度考慮問題,肯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古人雲,“天道酬勤”,“事在人為”,隻要你足夠努力,一切問題都有可能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