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多和有好習慣的員工打交道。
因為人的定力是有限的,一般的人常常會被周邊的環境影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證。如果孟母沒有三次搬遷的舉動,中國曆史上可能就少了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如果你經常和壞習慣多的人在一起,你身上的壞習慣就會越來越多。如果你能盡快改變自己,多和那些善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好員工在一起,也一定會受到他們的感染,成為一個習慣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員工。
第二,具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執著精神。
在查找問題時,要學會刨根問底、追根溯源,要想辦法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隻有找到問題的源頭,問題解決起來才會更徹底。問題的根源找到後,在解決過程中,還需要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著勁頭。
第三,善於在問題上“鑽牛角尖”。
在解決問題時,喜歡“鑽牛角尖”的員工常常是做事情追求完美的好員工。“鑽牛角尖”是一種不輕易妥協的精神,一種追求完美的工作態度。當然,“鑽牛角尖”不能走向極端。隻要把握住尺度,“鑽牛角尖”就是一種好的工作習慣。
第四,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做、認真做。
我們每天所做的工作其實大多是在重複以前的動作。
有些工作方麵的問題,其實就是我們沒有把重複做的工作做到認真、細致,沒有拿出追求完美的精神,沒有把每個環節和細節做好。
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需要多長時間?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提出了“21 天培養好習慣”的觀點。他們認為,一項簡單的行動或行為,隻要能堅持21 天,就能形成一種習慣。如果能堅持90 天,這個習慣就會穩定下來。如果能把這個習慣堅持365 天,再想改變都很困難。
如此看來,要養成查找問題、解決問題的好習慣並不難。我們需要的就是堅持,堅持上90 天,我們也能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隻有不善於解決問題的人。
隻要你善於尋找方法,一定能找到最完美的答案。
說到要解決問題,可能有人就會說:“可以啊,請你告訴我解決問題的技巧吧,我早就想成為一個解決問題的大能人了。”
像這種“拿來主義”、“坐享其成”的心態,是不利於解決問題的。要解決問題,你得學會自己想辦法。
那麼,怎樣尋找問題的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