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可怕的是,萬一他們中途拍屁股走人,落下個爛攤子讓我們沒法收拾。而在市井之中,有的人能力不在知名人士之下,隻是沒被發現。我們重用他們,他們會心存感激,就會努力工作。”國王采納了謀士的建議,果然得到一批既有能力又很忠誠的人才。
故事講完,那位老板說: “劉老師,我知道該怎樣做了。”於是,老板就讓人力資源部開始對各部門的幹部和好員工進行甄選,然後進行相應的培訓工作。通過培訓,這些員工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日後為公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這個案例蘊涵著兩個方麵的信息。
第一,機會留給有能力的員工。
常聽到有的員工抱怨自己沒有被領導重用,沒有得到提升的機會。其實,這樣抱怨的員工犯了一個錯誤———沒從自身找問題。當看到別人被領導提拔重用時,要看看別人的能力和優勢。別人被領導提拔重用,其根本原因是別人的能力比你強,隻要你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努力成為一名有能力的員工,就算是一時沒被領導重用,隻要企業要發展,你一定能被重用。
第二,學習是提升能力的必要條件。
我們來看一個巴爾紮克的故事。
一位法國老太太拿著一個小學生的作文問已經成名的巴爾紮克: “大作家,你看這個小子將來能不能成為一個作家?”
巴爾紮克認真看了一遍小學生的作文,抱歉地說:“太太,這孩子沒有靈氣和寫作的天賦,是不能成為作家的。”
老太太戲謔地說:“我的大作家,這就是你小時候寫的作文呀!”
巴爾紮克笑道: “我沒有說不是我的。我小時候確實沒有寫作的靈氣和天賦,我是用刻苦的學習和辛勤的寫作來提升自己的能力的。有了努力和付出,我才有了現在的成就。”
巴爾紮克說得對,天才隻是極少數,那些有大成就的人,都是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
同樣的,從上麵的故事中我們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對於企業員工來說,解決問題的效果也是隨著能力的提升而不斷提高的。因此,好員工總是在不斷的學習和鍛煉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提升能力除了加強基本功之外,還需要技能的學習。
這裏簡單介紹一個解決問題的技能:80 /20 法則。
將80 /20 法則應用在解決問題上,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一個問題產生,其主要因素可能隻占20% ,而次要因素卻占80% 。如果我們將大部分時間花在占80%比例的次要因素上,可能問題解決的效率和效果都會大打折扣。
相反,如果我們能抓住主要原因,一些次要因素可能會迎刃而解。因此,我們不能把時間花在瑣碎的多數問題上,那樣會本末倒置。因為就算你花了80%的時間解決次要問題,取得的成效也隻有20% 。你應該多在少數主要問題上花時間,掌握了這些重要的少數問題,你就可以取得80%的成效。
不抱怨,不逃避,不空談,不推卸責任,多些實幹精神,多些承擔責任的勇氣……做老板最省心的員工,讓自己的職場更精彩!
從上麵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想做一名出色的員工,首先就要成為一名為領導解決問題的答案型員工,其次要做到“十多十少”,隻有這樣,你才可以成為讓老板最省心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