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少些逃避, 多些麵對(1 / 1)

不怕麻煩

不怕擔責任

有團隊精神

有追求卓越的信念

兩年前,一個聽過我培訓課的港資企業總經理在電話中向我說起這樣一件事:他讓公司人力資源部開除了一個研發部的技術人員,原因是那個技術人員總是在新產品研發或者遇到技術問題的關鍵時刻“掉鏈子”。隻要公司一需要技術人員辛苦攻關時,他的“事兒”就多起來了,不是家裏有所謂的急事需要辦理,就是身體不舒服需要看醫生,反正是非得請假不可。

聽完那位總經理的講述,我既為那家港資企業失去了一個有技術的員工感到惋惜,同時也對那個技術人員逃避問題的消極行為非常不屑。

這個案例不能不引起我們對如何對待工作的思考。工作中遇到問題時,為什麼這些員工會選擇逃避呢?

我和那位港資企業總經理一起分析選擇逃避的員工的心態,最後歸為五個方麵的因素。

第一,怕麻煩。

對於平庸的員工來說,常常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的心態。他們怕出問題,怕麻煩事降臨到自己頭上,遇到問題能推就推,能躲就躲。推不開躲不過,就采用“裝病、裝死”的無賴方式。不管問題落在誰的頭上,隻要自己不麻煩就行。

這樣的員工常常是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他們甚至想:最好是連鍾也不撞。上麵那位在企業關鍵時候“掉鏈子”的技術人員,就是一個典型代表。這種“怕麻煩”的心態導致他們害怕出現問題,遇到問題就躲得遠遠的。這樣的員工就像《濫竽充數》裏的南郭先生,常常是在單位混日子,泡工作,混一天是一天。

第二,怕擔責任。

一些平庸的員工缺乏對工作的責任感,隻想著有一份工作就能領到一份工資,從來不想對工作負責,不願樹立“對工作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的責任感和主人公意識。所以,當工作中出現問題時,他們不敢也不願去主動麵對,而是采取逃避的心態。一個怕擔責任的員工,就沒有解決問題的激情和動力。存在這種心態的員工,如果不主動調整自己,是很難成為一名受單位歡迎的好員工的。

第三,沒有團隊觀念。

現代社會是一個強調團隊合作的社會。一個沒有團隊觀念的員工,不論在任何組織和單位,都是不受歡迎的。

這樣的員工自私自利、目光短淺、思想狹隘,缺乏胸襟和氣度,沒有大局觀念,不懂得換位思考,不懂得尊重別人,缺乏與別人團結協作的誠意和精神。工作中遇到問題時,他們總覺得和自己的利益關聯不大,所以不願意花費精力解決,沒有一點解決問題的誠意和動力。

第四,沒有上進心。

細心觀察可以發現,凡是逃避問題的員工,幾乎沒有一個是有上進心的。對沒有上進心的員工來說,想要他們主動麵對問題、解決問題,那無疑難於上青天。對這樣的員工而言,不思進取、飽食終日才是他們的天性。這樣的員工工作沒有方向,生活沒有目標,整天渾渾噩噩地過日子,抱著一種“保住屁股不挨打就行”的心態。

第五,缺乏追求卓越的信念。

事物都是有因有果、相輔相成的。沒有追求卓越理念的員工,是很難成為好員工的。沒有追求卓越的信念,就激發不出超越別人的欲望;沒有追求卓越的信念,就沒有承擔責任、解決問題的責任感,遇到問題隻會逃避。

對於平庸的員工來說,逃避問題是他們在工作中慣用的方式。多行不義必自斃。一個員工對問題逃避太多的時候,就會一步步走向被單位淘汰的邊緣。那位被企業開掉的技術員就是最好的例證。

上述例子中那家港資企業的總經理頗為遺憾地說:“在我的企業裏,凡是遇到問題選擇逃避的員工,一定是最不受歡迎的員工。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更是如此。我的企業需要的是在工作中遇到問題積極麵對的員工。”這位港資企業總經理的話,代表的是眾多企業老總的心聲。

每一個當領導的,都喜歡在工作中遇到問題選擇積極麵對的員工———這樣的員工最讓領導省心。他們在麵對問題和解決問題時,曆練得多,學到的東西也多,因此也會更加優秀,更受領導的器重,從而獲得更多的進步、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