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甫洛夫曾說:“應該冒險,這是思想的權利。”
職場中,很多人一個基本的特點就是“怕”字當頭,“不敢”為先,害怕受到傷害,害怕承擔責任,害怕有可能的失敗……做什麼事都瞻前顧後、畏首畏尾。而帶著思想工作的人總能堅持做到有良好的計劃就去實施,有出色的點子就去執行,絕不會讓自己處於一種躲避退讓、被動挨打的地位。帶著思想工作的人大都鄙視守成有餘而開拓不足、缺乏冒險精神的人生態度,他們無法忍受自己的事業始終處於一種小格局、小境界和小發展之中。
有人問一位股票界的成功人士:“股票會不會跌?”回答是:“很難說。”再問:“什麼時候會上漲?”回答仍是:“很難說!”接著問:“能買哪一支股票?”回答還是:“很難說!”問者說:“你什麼都不確定,就去搞那麼大項目的投資,是不是太冒險了?”他回答:“當你什麼都知道,都弄清楚了的時候,不也正是一切都風平浪靜,一切都已經成為曆史的時候嗎?我們就是在所有問題都還不確定的情況下進行投資,換取可能的成功啊!”
傑出的人士都是肯動腦筋、敢冒風險的人,他們願意迎接通過努力取得成功的挑戰。他們以迎接挑戰為樂趣,但絕不意味著賭博。他們對於風險不大的事情不屑一顧,因為它不是挑戰;也不會去冒太大的風險,因為這會得不償失。
《冒險》一書的作者維斯戈說:“ 如果生活想過好一點,就必須冒險。不製造機會,自然無法成長。
“擔心嗎?危險嗎?不確定嗎?這是預料中的事,但為了前進一步,就必須暫時離開安全的故所。每一次的冒險,都無法避免會有所失。如果你一點都不怕,這種冒險根本不是冒險,對你一點也沒有好處——沒有任何冒險是絕對安全的。”
當然,冒風險也要從實際出發,因為我們的願望是要獲得成功。運用自己的技能克服困難,通過努力獲得實際的成就,這是莫大的快事。冒風險不可胡來,因為風險過高或過低都不可能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總之,創造人生的人總是樂於接受困難又能獲得成功的挑戰。
閱讀思考題:
1.在思想上你是一個敢於冒險的人嗎?
2.簡述冒險與成功之間的關係。
堅忍不拔,終會成功
成功根本沒有秘訣,如果有的話,就隻是兩個:第一個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第二個就是當你想放棄的時候,回過頭來照著第一個秘訣去做: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功成身退的英國首相丘吉爾應邀在劍橋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
經過邀請方一番隆重但稍顯冗長的客套話之後,丘吉爾走上講台。隻見他兩手抓住講台,注視著觀眾,大約在沉默了兩分鍾後,他就用那種他獨特的風範開口說:“永遠,永遠,永遠不要放棄。”接著又是長長的沉默,然後他又一次強調:“永遠,永遠,不要放棄。”最後,他再度注視觀眾片刻後驀然回座。
場下的人這才明白過來,緊接著便是雷鳴般的掌聲。
這場演講是成功演講史上的經典之作,也是丘吉爾最膾炙人口的一次演講。
丘吉爾用他一生的成功經驗告訴人們:成功根本沒有秘訣,如果有的話,就隻是兩個:第一個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第二個就是當你想放棄的時候,回過頭來照著第一個秘訣去做: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當年,當哥倫布的船在怒濤洶湧、漫無邊際的大西洋航行時,他並不知道自己將到何處。他曾經絕望地想,他將永遠無法抵達目的地了,他可能要永無止境地在怒濤中掙紮,也可能將永遠地消失於這個世界。然而這僅僅隻是一瞬間的想法,哥倫布仍然沒有放棄……
情況危急的時刻,船破了,水手們威脅著要叛變。所有這一切,都沒有阻礙哥倫布對航向正確性的懷疑。他在私人航海日記上這樣寫道:“今天我們繼續往西航行。”正是他的堅持不懈,終在曆經千辛萬苦之後發現了“新大陸”。
的確如此,在困難麵前隻要我們在思想上不輕易放棄,一定會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