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1 / 3)

憑借一身健碩的肌肉他輝煌過!他是英雄的代言人!是平民的救世主!他也曾偶爾地幽默一把,偶爾扮演一次小醜博影迷一笑但影迷卻不接受他的這種形象不允許他這麼糟蹋自己但壯士暮年的他也已經不是他自己了……不要依依不舍,不必遺憾,其實他戲路的單一早已決定了他今日的沉寂……

明星秘檔

英文名:SYLIVESTERSTALLONE

原名:西爾維斯特-恩奇奧-史泰龍

職業:演員、作家、導演、製片人

出生日期:1946年7月6日

出生地:美國紐約州紐約市

教育程度:曾就讀於邁阿密大學

親屬:妻子--傑莉弗-弗拉文

第一任妻子--薩莎-紮克(劇場領座員)

第二任妻子--布莉吉特-尼爾森(模特兒)

兒子--塞吉-穆恩布拉德塞爾吉奧

女兒--索非亞-羅絲

“英雄情結”

下垂的眼角、含糊不清的發音這是西爾維斯特。史泰龍最為公認的兩大特點。可能很少人知道這實際上是在他出生時由於使用產鉗導致麵部神經麻痹的結果。這些“特點”在他童年時給他帶來許多麻煩。

史泰龍的父親弗蘭克。史泰龍是發型師,母親傑奎琳。史泰龍是合唱團歌手。他童年時被寄養在別人家裏,寂寞的日子裏他靠看漫畫書來打發時間,為了模仿書中的英雄,淘氣的他共斷掉過十一根骨頭。他曾有先後被十四所學校開除的記錄,最終他選擇了瑞士的美國學院,學習表演。他在學生創作的《推銷員之死》中的表演大獲好評,這使他意識到表演是他一生的追求。

史泰龍回到美國之後進入了邁阿密大學戲劇係。但不幸的是當時沒有老師賞識他。他沒有修完就退了學,前往紐約去尋求發展。一個有趣的細節是,史泰龍的母親通過占卜認定他應該在寫作上有所突破,於是他開始了劇本創作。他靠做各種各樣的工作來付房租,有時也演一些小角色。

正在他尋找寫劇本的工作時,史泰龍碰巧看了一場拳王阿裏和一個小拳手的比賽。小拳手居然與阿裏苦鬥了15個回合。這給了史泰龍靈感,他用三天就完成了拳手洛奇的傳奇故事。由於他堅持由自己扮演洛基,讓許多製作人望而卻步。終於找到投資之後,《洛奇》僅用了一個月就完成了。這匹1976年的黑馬一舉賺得兩億兩千五百萬美元,並贏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史泰龍本人也獲得最佳男主角和劇本的提名。

“洛奇”和另一個“少言寡語”的孤膽英雄蘭博(Rambo)給史泰龍帶來了極大的名氣和收入,這兩部係列電影至少賺了二十億美元。他為了擺脫角色的束縛曾接演了一些喜劇片,但沒有獲得成功。回到動作片之後,英雄又獲得了喝彩。《爆破者》(DemonlitionMan)、《炸彈專家》(TheSpecialist)、《最後的最後的刺客》(Assassins)以及近期的《十萬火急》(Daylight)都有不錯的口碑。為了證明自己也是一個“嚴肅”的演員,史泰龍與羅伯特。德尼羅合作了電影《警察帝國》。其它由史泰龍主演的影片還有Capone,ComestheWatcher及《盜匪橫行》(Gangland)。近期作品是由環球電影公司拍攝的恐怖片《亨特》,史泰龍擔當主角。

史泰龍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電影演員之一。1976年他自編自導自演的低成本影片《洛奇》,在奧斯卡電影獎中一舉掄元,他本人還獲得了最佳男主角與最佳編劇的提名,從此奠定了史泰龍在好萊塢的浪尖人物地位。直到2008年,史泰龍已拍攝了22部電影,其中包括許多在電影史上將名垂青史的商業巨片。《洛奇》與《第一滴血》係列片的總票房收入已經超過了20億美元。史泰龍本人現在也是片酬最高的演員之一,單片酬金超過2000萬美金。

然而,和他光輝燦爛的事業成就相比,他的個人生活曲折坎坷。他前兩次婚姻都以失敗告終,他有3個孩子,次子塞爾吉奧,患有憂鬱症;女兒索菲亞-羅斯才10個月就得了先天性心髒病;唯一可以自慰的是大兒子塞吉,他是一位雄心勃勃、希望秉承父業的年輕演員。

命運對於史泰龍相當嚴酷,他的回億讓人止不住長籲短歎。“我在‘地獄的廚房’出生。”他接著說,這個恐怖的名字是指紐約著名的時代廣場附近的一個貧民區,“我的父親在一所美容學校工作。父親一生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歌手,他的天賦不低,也十分努力,但卻沒能實現理想。母親那時候是比利-羅斯的鑽石馬蹄夜總會的一位舞蹈演員,她才華出眾,性格外向,當時的確有一些揚名成功的機會,但懷上我之後,她不得不回過頭來擔負起家庭的責任。我不知道母親現在是否會責備我的出生,但懷孕確實終止了她剛剛起步的事業。”

作為弗蘭克-史泰龍與傑奎琳-史泰龍的長子,西爾維斯特在一所慈善醫院裏出生。呱呱墜地後不久,這位可憐的小嬰兒就被藥用鑷子傷害了麵部神經,從而導致左臉頰部分肌肉癱瘓,左眼瞼與左邊嘴唇下垂,語言能力受到極大的影響,很難發出清晰可辨的語音。從2歲到5歲,西爾維斯特都是與保姆生活在一起,這個可憐的殘疾孩子隻有在周末才能和父母親見上一麵。

5歲時,他與父母親一起遷居明尼蘇達州。“父母的愛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溫馨。”史泰龍說,“當時我的父母有著自己的痛苦與困難,因而在他們的生活中留給我與弟弟的時間就很少了。天啊,那並不是一個安寧平靜的家,我的記憶裏那段時光總是充滿著爭吵與矛盾。”

1957年,史泰龍父母分道揚鑣,母親將11歲的西爾維斯特留給了他的父親。不幸的童年之後,接下來的青春期又在一個單親家庭度過,很難推測西爾維斯特當年是以怎樣的心態來麵對人生的。許多年以後,我們在銀幕上見到的仍然是那麼一雙憂鬱、絕望的眼睛。

“父親是一個要求十分苛刻的人,如果你所做的與他要求的不是一模一樣的話,那你就一無是處,必須接受斥責與更正。而通常他的那種更正方式是可怕的。他讓我覺得自己無能極了:‘你為什麼不能變聰明點?你為什麼不能強壯一些?’我在他眼裏一點兒長處都沒有,他從未說過他為我感到自豪。”

15歲那年,西爾維斯特-史泰龍已經上了12所不同的學校,大部分學校將他開除了事。“我的學習成績一塌湖塗,被人認為是一個帶壞其他同學的典範。我的校園生活就像在地獄裏一樣,我必須幹點什麼來為自己贏得一點自尊與自信,可是我為此所做的出格的事情都猶如雪上加霜。”西爾維斯特成了個壞孩子,他的降生似乎就是個錯誤,他沒有得到人們的愛與關懷。我們有時會覺得奇怪,為什麼銀幕上的史泰龍有著一種強烈的反叛色彩,有時甚至與他飾演的角色相衝突。毫無疑問,他個人的生活經曆對他的表演風格產生了巨大影響。“我的一生,從記事開始,就被那種犧牲自己拯救別人的情節所激勵。這種拯救是一種純英雄式的舉動,即便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就在我還不懂事的孩提歲月,我就幢憬著這麼一幕,因為我渴望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我幹過許多傻事,其中最讓我高興的是一次摔傷了頜骨而必須綁上石膏,可當我解釋受傷原因時,我不會告訴別人這是從吊床上摔下來受的傷,而是在一輛飛馳的汽車麵前去救一個小姑娘。後來,當我拍攝‘洛奇’及其它影片時,我感覺這是一種內心深處的原始衝動。是的,我有著一種複雜的‘英雄情結’”。

15歲那年,史泰龍來到費城,和母親及繼父生活在一起。“費城成為我生命中的一個轉折點。一天,我參加了一個鄰居們舉辦的教會舞蹈活動,在那兒我一個人也不認識。突然,一個大個子走到我麵前,惡狠狠地說:‘數到三,我就打爛你的臉’。我並不是個街上混的小流氓,我對他的舉動茫然失措。他數了起來:‘一、二’,然後,狠狠地打了我一頓。我被打得頭暈眼花,步履瞞跚地向家走去,越走越覺得義憤填膺:我被打了,被一個陌生人無緣無故地羞辱了一頓。終於我猛地轉過身來,拚命地去還擊,去報複。”這一場爭鬥很快變成了一場混戰,史泰龍滿身傷痕地回到家裏,既沒有贏也沒有輸,但他卻找到了自尊。“我總有一種正義感在胸中湧動,”他意味深長地說,“任何人都不應去欺壓那些無辜的人們,把他們當作錢不值的東西,並且在蹂躪過後還以為不會有報應。”

時光在飛逝,西爾維斯特逐漸長大成人了。他的學業依然毫無起色,但卻顯露出過人的體育天賦。高中畢業以後,他找不到一家願意收錄他的大學,而參加海軍又不夠年齡。好不容易,他得到了瑞土一家學院的獎學金:一邊給女學生上體育課,一邊學習戲劇課程。在排演阿瑟-米勒的名劇《推銷員之死》時,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理想與追求。在歐洲找回了自己的信心,他滿懷希望地回到美國,進入邁阿密大學,在戲劇表演係正式學習表演藝術。然而,他的導師並沒有去引導他、教誨他,而是努力勸說西爾維斯特退學他們認為當演員根本不是他能從事的行業。但史泰龍固執地堅持著,認真地學習著,結果還是差了三個學分。他又一次退學,隻身來到紐約闖天下。此時史泰龍的母親已成為了一位修煉有道的星相專家,她斷言史泰龍必須要經過7年的努力,而且是以一個作家的身份去競爭,才有可能出人頭地。於是,學習成績奇差的史泰龍便遵從母命,真正地拿起了筆,坐在書桌前寫了起來。史泰龍母親的星相斷命是真正心有靈犀,還是別有他意,已經無從考證,但是這個有些癡狂的傻小子真的開始了自己的表演生涯,而且他是先用筆去開創一條道路,的確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