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三等筒樸標準為卷成單筒,筒長40cm,重100g以上。

5.1.4四等筒樸標準為凡不符合以上規格者,以及碎片、枝樸都屬四等。

5.2包裝

5.2.1厚樸一般采用打捆或箱裝或麻袋裝。筒樸、枝樸大都采用篾條或鐵絲直接捆紮,根樸、蔸樸多采用箱裝或麻袋裝。厚樸花先用塑料袋裝,外用箱裝或麻袋裝。

5.2.2包裝材料應儲放在清潔、幹燥及無害蟲和家畜接觸的地方。盡可能使用新的包裝材料,重複使用的包裝材料在使用前應該是完全清潔和幹燥的,同時注意重複使用的包裝箱和麻袋是無汙染的。

6.儲藏和運輸

6.1厚樸藥材易失潤,幹枯,散失香氣,應置陰涼幹燥處保存,防止受潮,避光、避風吹。儲放的房間應具備良好的幹燥和通風條件,有混凝土或類似的易於清潔的地麵;貨物應存放在貨架上,與牆壁保持足夠的距離,完全與其它藥材分儲。

6.2來自同一產地不同品種的厚樸,必須分開儲藏。

6.3為防止害蟲和齧齒類動物及家畜危害,房間的開啟門窗應用金屬線網等物加強防護。6.4隻有在害蟲危害難以控製的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能進行藥材倉庫的熏蒸處理,且所用的化學製劑必須是注冊過的,並符合我國或國際認可的法規,操作人員必須具備資格證書。

任何用於對付害蟲危害的熏蒸處理都應該備案。

6.5運輸時要注意保持幹燥和衛生,用油布等覆蓋防止日曬雨淋。運送打捆包裝的厚樸更要注意車輛和運輸途中的衛生。

7.人員和設施

7.1所有從事厚樸生產管理的人員,工作之前應接受適當的植物學知識和相關的生產技術教育,特別是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藥劑的合理使用技術。

7.2所有加工過程完全符合我國或有關國家的藥品(食品)衛生標準和有關藥品(食品)規範的衛生通則。

7.3在建造厚樸加工建築時,必須有配套清洗設施。

7.4對於接觸植物材料的操作人員應有嚴格的個人衛生要求,對於患有經食物傳染(腸道)的傳染病者,包括腹瀉人員,必須遠離與植物材料接觸的各種場所;患有創傷、炎症和皮膚感染的人員應遠離厚樸加工的場所,否則必須穿著相應的防護服或手套,直到他們完全康複為止。

8.文件檔案管理

8.1所有的原始材料和加工步驟包括栽培地點必須備案。

8.2來自不同地區相同種源的厚樸,可以混合在一起。其混合過程也應備案。

8.3備案的最主要的內容包括:厚樸的品種類型(種源)、收獲量、栽培年限、采收日期,以及生產期間使用的化學製劑和其它物質(如肥料、殺蟲劑、除草劑、生長調節劑等)。

8.4熏蒸劑的使用必須記錄在每批貨物的檔案中。

8.5所有加工和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都必須記錄在批檔案中。

8.6所有生產者和買主之間的協議(如生產指標、合同等)應以書麵的形式簽署。依據GAP標準執行的栽培、采收及產品加工過程以貨單的形式備案。在貨單中至少還應有地理學說明,如生產地、原產地及主產地。

8.7檢驗結果應以檢驗報告的形式備案(所有檢驗報告的副本,檢驗報告、分析報告),這些檔案至少要保存10年。

9.質量保證

生產和買主之間有關厚樸藥材質量問題的協議,內容包括厚樸酚類總含量、植保化學製劑殘餘和重金屬等必須在國際認可或國家法規的基礎上以書麵的形式簽署。

金蓮花的野生資源保護與人工栽培

丁萬隆 陳君 丁建寶 魏建 陳震(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藥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寧夏中藥廠,寧夏銀川,750004)

摘要:

金蓮花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成分為黃酮類及生物堿類,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作用,用於治療感冒、急性結膜炎、扁桃腺炎、中耳炎、咽炎、鼻炎等症。金蓮花自然景觀好,做盆栽花卉觀賞效果極佳。金蓮花茶深受消費者歡迎。金蓮花自然分布於東北、河北北部、內蒙古南部,海拔1000m以上的草坡、草甸及林間草地。目前由於掠奪性采摘,資源遭到嚴重破壞,而需求量急劇上升野生資源已遠不能滿足需要。急需對金蓮花野生資源加以保護,如設立禁止采摘區域,加強撫育補植、圍欄養護及人工栽培等。作者對金蓮花的野生分布區域進行了生態調查,並收集了河北圍場、霧靈山、山西龐泉溝等地的金蓮花種質資源。通過三年的引種栽培試驗,初步掌握了金蓮花的生物學特性和一套較成熟的人工栽培技術,證明金蓮花在北京地區栽培能正常開花結果,畝產量可達30kg,藥效成分含量比野生高,可以在華北平原地區人工栽培。金蓮花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花入藥,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作用。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治療感冒、牙痛、急慢性扁桃腺炎、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急性鼓膜炎、咽炎、鼻炎、急性結膜炎、淋巴管炎等症。金蓮花用作花茶原料,花朵在杯中搖曳,茶水清澈明亮,湯色淺黃,有淡淡的香味,滋味鮮醉爽口,令人心曠神怡。金蓮花的自然景觀好,每當夏季,綠茵茵的草灘上跳動著一簇簇的小巧玲瓏的金蓮花,拋灑在無邊的綠色地毯上。金蓮花做盆栽花卉觀賞效果極佳。

1.金蓮花野生資源保護的迫切性

近年醫學研究證明金蓮花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是治療感冒高熱急症的佳品,如金蓮清熱顆粒自投放市場以來因原料緊缺一直供不應求,1997年入選為“全國中醫醫院急診必備中成藥”50個品種之一,並被國家中藥品種保護審評委員會正式列入“國家中藥保護品種”名錄。金蓮花自然分布地區有限,自然狀態下根再生能力差,僅靠種子繁殖,而其藥用部位花被采摘後無籽可收,目前的掠奪性采摘使金蓮花的自然再生能力基本喪失。如北京植物誌記載懷柔縣喇叭溝門就有分布,而目前已經成為消失種。我國金蓮花原料全部依賴於野生資源,其蘊藏量隨著產品開發而急劇下降,據調查野生金蓮花資源約150噸,而市場需求量達750噸,價格已由五年前的每千克6~8元漲至現在的40~60元。資源緊缺已嚴重威脅以金蓮花為原料中藥產品的正常生產。因此,開展金蓮花的資源保護使其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由於其野生資源破壞比較嚴重,資源日趨枯竭,急需發展人工栽培以滿足快速增長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