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取葛根粉末0.1g(40目,山東產),共4份,其中3份各加3mg葛根素、1mg大豆苷及0.05mg大豆苷元,另1份不加標準品,按樣品測定項下的方法提取,定容,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

2.6重複性試驗

對同一批樣品稱取5份測定峰麵積積分值,計算出葛根素、大豆苷及大豆苷元的平均含量為3.21%,0.58%,0.025%,其RSD分別為1.7%,2.2%,1.9%(n=5)。

3.樣品測定

精密稱取不同產地6份葛根粉末各0.2g(40目)於50mL容量瓶中,加甲醇約40mL,超聲提取30分鍾,冷卻,以甲醇定容至50mL,取上清液以0.45μm微孔濾膜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精密吸取10μL進樣,測定色譜峰峰麵積積分值,計算含量,測定結果。

4.討論

4.1從以往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野葛中的葛根素含量普遍要高於粉葛(即甘葛藤);所以從品種上看,野葛優於粉葛。故本文隻選擇了野葛進行測定。

4.2在六種不同產地的野葛中,產於山東的野葛中葛根素含量及三種有效成分總含量最高。若以葛根素或總黃酮作為葛根及其製劑含量測定的指標成分,則山東產的野葛為首選藥材。

4.3試驗中我們曾做過樣品提取方法比較。加熱提取與超聲波振蕩提取測定結果基本一致,因超聲波振蕩方法簡便,故決定采用此法。超聲波振蕩提取時,我們曾采用30%乙醇、70%乙醇與甲醇,當用70%乙醇提取進行測定時,推測可能因葛根素等異黃酮分子中的酚羥基以分子狀態與離子狀態共存,故HPLC色譜圖出現雙峰,影響測定結果的準確性。而用30%乙醇時異黃酮分子中的酚羥基主要以離子狀態存在,HPLC色譜圖出現單一峰;用甲醇時分子中的酚羥基主要以分子狀態存在,HPLC色譜圖亦出現單一峰。但考慮到標準品是用甲醇溶解的,故最終采用甲醇為樣品提取溶劑。

中藥提取新技術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

王悅。(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摘要:

通過對大孔吸附樹脂提取、超臨界萃取、超聲波提取等新技術的論述,指出它們在中藥提取應用中的優點與不足,並展望其應用前景。

關鍵詞:中藥提取;新技術;應用

我國從20世紀20年代就開始了現代中藥的研究,標誌著我國傳統藥學從本草學階段進入了現代藥學階段。特別在中藥提取分離有效成分方麵取得了巨大成就,提高了中藥材的利用率和治療效果。目前中藥提取中較為常用的方法有煎煮法、水蒸餾法、溶劑浸提法等。其優點為操作簡便,對工藝、設備的要求不是很高,應用較為廣泛。但它同時也存在一些缺點,如:提取時間長,提取液中含有較多雜質,給下一步精製帶來不便,從而影響有效成分提出率。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被應用到中藥提取中來,如:大孔樹脂吸附提取技術、超臨界萃取技術及超聲波提取技術在中藥生產中的應用,較傳統的提取方法而言,中藥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純度更高、方法更加簡便,對優化中藥劑型和工藝,變“有效的粗提物”為“有效的精提物”,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支持。

1.大孔樹脂吸附提取技術大孔吸附樹脂是一類不帶離子交換基團的大孔結構的高分子吸附劑,屬多孔性交聯聚合物。

主要是以苯乙烯、二乙烯苯為原料,在0.5%的明膠水混懸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致孔劑聚合而成。它具有良好的網狀結構和很高的比表麵積,通過物理吸附從水溶液中有選擇地吸附有機物質,從而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它是繼離子交換樹脂之後發展起來的一類新型的分離介質。可以分為非極性、中等極性與極性吸附樹脂三類。大孔吸附樹脂由於其骨架材料的不同而有非極性與極性之分,其孔徑可在製備時根據需要加以控製。大孔吸附樹脂能夠吸附液體裏的物質(吸附劑),其原理為:任何固體內部的分子,在其周圍受到的作用力是相等的,而固體表麵上分子受到的作用力是不均等的,故在其表麵遇到與其電荷相反的物質,即發生吸附作用。而大孔吸附樹脂的吸附作用主要是通過表麵吸附、表麵電性或形成氫鍵等來實現的。大孔樹脂提取技術的應用,使中草藥有效成分單體或複方中某一成分的含量指標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