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們在百忙之中仍然抽出時間連續開了幾次會,研究討論手中的方案,可以說所有的方案都是盛入玉盤之中的珠璣,即便有微瑕,也是瑕不掩瑜,要做出割舍來實在不容易。但割舍是必須的。黨組中也有過激烈的爭執,黨組的激烈爭執通常會持續到夜深,以至三樓會議室的日光燈長明不熄,門衛劉師傅不斷地從他的那台電視機邊走開,走到院子裏,朝三樓上張望,嘀咕著那些日光燈什麼時候才能夠熄滅,好讓他鎖上機關大院的鐵門安心睡覺。
即使封鎖得再嚴密,權威的消息仍然通過一些非正式渠道流傳了出來,這些消息在經過簡單的綜合後有了一個明朗的說法,黨組一致看好的活動方案有三個,這三個方案分別是,青聯提交的港台和內地沿海城市青年實業家赴本市考察投資活動;宣傳部提交的青年職工理想和職業道德再教育和大討論活動;組織部提交的“優秀團幹”、“優秀團組織”評比和表彰活動。雖然這結果不是通過正規渠道傳達下來的,但大家都認為其可信度極大,誰都相信這三個部門都已經拿到了擂台賽最後決賽的入場券。鹿死誰手,要看最後一搏了。
朱少懷找葛小語是在臨下班之前。朱少懷從樓上往樓下打了個電話,這回葛小語沒有問朱少懷在什麼地方,她放下話筒徑直就上了二樓,推開辦公室的門,朱少懷果然沉穩地坐在辦公案後麵。朱少懷從他的辦公桌後麵走出來,坐到葛小語旁邊的沙發上,在此之前他掩上了辦公室的門。葛小語笑道:“有什麼事弄得這麼神秘兮兮的樣子,要讓卜克看到了,又要說我們倆舊情重溫了。”朱少懷笑了笑,他笑的樣子顯得十分穩重,讓人覺得他的笑隻是一種態度的表達而非感情的流露。朱少懷說:“感情上的回頭是一種頹廢,生理上的回頭是一種生命終結的兆示,假使是事業上回頭,則說明巔峰已過,該走下坡路了。你我恐怕都不會這麼做的。”葛小語看了看朱少懷少年老成的臉,說:“一句玩笑話就讓你做如此深刻的慨歎,看來你找我,是有嚴肅的話要談了。”朱少懷說:“不是嚴肅,是認真。小語,因為我欣賞並且尊重你,同時我不希望在我們倆之間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所以在最後的結局之前,我想坦白地和你把話說穿。我找你的目的,是想告訴你,據我從黨組了解的情況和我個人的分析判斷,團市委這次的活動方案,最後將在你我兩人之間競爭。”葛小語說:“何以見得?”朱少懷不慌不忙地說:“我相信你已經從別的渠道聽說了,目前活動方案最有力的競爭者,是你我和卜克提出的方案,這三個方案我都做了平心靜氣的研究,實話說,你和卜克的方案實用性強,活動點子也頗能叫好,是最佳的競爭對手,而我的方案則緊扣著共青團的工作職責和範圍,可操作性強,競爭性也是不可低估的。問題是,你和卜克兩個人的方案有相通處,可以互相補充和兼容,選擇起來要更加容易得多。我的方案則和你們兩人的完全不一樣,我們的方案是從完全不同的兩個角度提出來的,所以我說你我兩人將成為這次方案競爭的最後決鬥者。”葛小語從來沒有在這個問題上想得那麼深,那麼透徹,從她向黨組提交方案之日起,她所做的一切,所想的一切隻是一心一意將方案做好,並讓它付諸實現,她甚至根本就沒有去關心過別的什麼方案,現在聽朱少懷這麼一說,她才發現她有些執著得可笑了,因為隻有她一個人才把這次活動方案的遴選過程當成了她一個人的戰爭。朱少懷的話把這一層脈脈含情的麵紗揭開了,她看到了站在那後麵彼此虎視眈眈的對手,他們和她一樣,全都充滿了自信,並且將會為最終的勝負而堅持到底的。明白了這一切之後葛小語反而有了一種徹底頓悟的快樂,那是一種思維通暢目的明確的快樂,葛小語說: “少懷,我很感激你能對我說這些,我想,如果真像你說的那樣,我會以最好的心理狀態和競技狀態來進入下一輪競爭的,而且我相信我能贏,因為我認為我的方案是最好的。”朱少懷點點頭,有一刹那他的臉上甚至出現了一絲孩子般頑皮和興奮的笑靨,朱少懷說:“咱們下輪見!”葛小語伸出手和朱少懷對擊了一下。
葛小語剛從朱少懷那裏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就接到了郭前進的電話。電話是從市裏的一個會議上打來的。團市委第一書記在電話裏一聽出葛小語的聲音就直截了當地對她說:“以最快捷的方式和香港各界青年聯合會聯係,邀請他們派出負責人來磋商考察團的活動事宜,如果他們堅持,那我們就派人去。”
下班的鈴聲在那一刻驟然響了。
接下來的一周是緊張繁忙的一周,一場罕見的暴雨降臨本市,因為汛期早已過去,抗洪防汛表彰大會都已開過,城市和鄉村已鬆懈了警惕性,以至好幾個城區被郊縣大水困住了。團市委是行動最快的部門之一,暴雨當天團市委就向全市團員青年發出了“再舉抗洪防汛大旗,再奪抗洪防汛大功”的號召,要求全市各級團組織,哪裏有水情哪裏就有團徽在閃耀。團市委組織的“共青團敢死隊”是和解放軍武警的搶險隊一道第一批衝上沿江的防洪大堤的,團市委機關除了留下少部分看門值班的,其餘人全都分赴城區郊縣的抗洪排漬第一線。
連續幾天葛小語都是在泥水裏蹚來蹚去地奔走著,泥一身汗一身,手上腿上被劃破了好幾個口子,頭發因為汗泥黏糊糊地膩手,樣子慘不忍睹。葛小語負責領導一支“共青團敢死隊”,這支敢死隊加入了郊縣一段江堤的防洪排漬工作。葛小語出色的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使這支全部由共青團員組成的搶險隊成為江堤上最活躍的一支隊伍。葛小語並不滿足僅僅做一個現場的指揮者,她總是出現在隻有那些壯小夥才敢出現的危險地段,和他們一起搬沙包堵漬口。有一次市委書記巡視到這裏,看見齊胸深的洪水中泡著一個泥猴似的女孩,那女孩被激流打得東倒西歪。市委書記說:“那是誰?胡搞!大堤上幾千男子漢,怎麼讓一個小姑娘下水?!去幾個把她拉上來!”葛小語被人拉上江堤,水淋淋地站到市委書記麵前,一連打了好幾個噴嚏。市委書記問:“你是哪個單位的?”葛小語回答道:“團市委的。”市委書記說:“難怪。”又問:“你們有多少團員參加了抗洪排漬工作?”葛小語精精神神答:“還沒統計,不過,我們的口號是,哪裏是抗洪第一線,團旗就在哪裏飄揚,哪裏出現險情,團徽就在哪裏閃耀!”市委書記興奮地說:“好,這口號提得好!回去告訴你們郭前進,共青團在這次抗洪排漬鬥爭中表現出色,等大水退了,我代表市委為你們請功!”市委書記要趕到其他地方視察,臨走時他小聲對葛小語說:“告訴你一個秘密,我過去也當過團幹,我喜歡共青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