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正確評估自己,停止自我折磨(2 / 3)

醫生認為,病人能夠忍住不喝酒,並說出這番道理,表明他在對待生活的態度上有了明顯的進步。這位曾經的酒鬼後來在不同的行業奮鬥打拚,終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證明了醫生當初的診斷是正確的。

一個人如果學會擁抱並熱愛生活中的一切,那麼無論是挫折還是成功,都無法幹擾他坦然的心靈。

隻要對自己抱著接納的、開放的態度,就可以學會坦然麵對自己沮喪的心情、殘忍的想法、敵視的態度等負麵情緒,就可以意識到,雖然我們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壞念頭,但這些情緒會瞬間消逝,不會永存我們的心間。

一旦開放對自己的看法,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都能泰然處之,而不是逼迫自己去追求看似崇高、實際上永遠無法到達的完美,如果你真的舍棄一切去追求絕對的完美,最終等待你的隻有無盡的絕望。

任何理性的宗教都必須注重引導信徒適當地關愛自我,因為人一旦被錯誤的心態壓倒,就難免會向別人傳遞錯誤的觀念。如果你連自己都不愛,又怎麼能像愛自己一樣去愛別人呢?

底線哲語

隻要對自己抱著接納的、開放的態度,就可以學會坦然麵對自己沮喪的心情、殘忍的想法、敵視的態度等負麵情緒,就可以意識到,雖然我們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壞念頭,但這些情緒會瞬間消逝,不會永存我們的心間。

【合乎“中道”地看待自己】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我們從小接受的是“看輕自己”的教育:集體是無垠的汪洋大海,我隻是微不足道的“一滴水”;群體是廣闊的森林,我隻不過是一棵“無名的小草”;在社會大家庭裏,我永遠是人們腳下可有可無的渺小的沙粒。詩人魯藜就曾教誨我們:要把自己當作泥土,任人踐踏。

生活是一個大舞台,我們甘願做看客,幹什麼都不行,沒有棱角,沒有個性,逆來順受,聽天由命,在世界的黯淡角落裏,任憑自己這顆“螺絲釘”生鏽發黴。看輕自己,實在是靈魂的麻醉劑,是健康生命的慢性毒藥。

人應該自重,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你不可能成為別人。我們要做的永遠都是自己。尊重自己,是對自己的一種自信,是從心底深處願意相信自己的能力。

5歲那年,他因為不慎觸到了一台變壓器,而失去了雙臂。從此,所有人都認為他長大後將會成為一個廢人,因為他們家在農村,對於一個要靠繁重的農活來維持生存的農村人來說,失去了雙臂,那就意味著失去了勞動能力,就隻能靠別人來養活了。

但是,他卻不這麼想。他認為,盡管失去了雙臂,但自己還有雙腳,還有跟正常人一樣的智商。於是,別人能用雙手完成的工作,他便學著用肩膀、用腦袋、用腳去完成。

他用肩膀夾著自行車頭學會了騎自行車,盡管為此摔掉了一顆牙,他也沒後悔。他用肩膀夾著鋤頭鋤地、淋菜、洗衣服、鋸木頭、紮掃把和編竹籃。一次不行,就做十次、百次、千次,甚至是萬次,直到會做為止,一些農活他甚至做得比那些四肢健全的人還要漂亮。他還學會了用腳趾頭夾著筆寫字和嫁接果樹苗,他用腳趾頭嫁接的果樹苗的成活率跟別人的一樣高。

他用腳趾頭夾著毛筆畫的畫,在一次繪畫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更令他驕傲的是,那次大賽的評委們到現在都不知道,那幅獲獎的繪畫作品,竟然是一位失去雙臂的人用腳畫出來的!

他還種了幾十畝柿子和柑橘,在他的精心護理下,每年都獲得了好收成。自從失去雙臂後,他不知道遭遇過多少人的冷嘲熱諷,但他卻沒有為此掉過一次淚,他認為,這個世界上隻要別人會做的事情,沒有一樣他不會做,他沒必要為失去了雙臂而自卑。就這樣,他頑強而樂觀地將一個農家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將自己在田地裏勞作的過程編成了舞蹈,在第五屆全國殘疾人藝術彙演中,贏得了觀眾如潮的掌聲,獲得評委會特別獎,他被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吸收為演員。

從此,他又與舞台結緣,其中最為著名的是他編的舞蹈《秧苗青青》。隻見他穿著紅坎肩,在舞台上行動自如地挑水和澆灌,遼闊的田野被搬上了彩燈絢麗的舞台,一群象征秧苗的俏麗姑娘,圍繞著這個從田間走來的小夥子,在他的照料下“茁壯成長”……其實他隻是講述了自己最尋常的鄉村故事,卻跳出了轟動千萬觀眾的《秧苗青青》。目前,他的節目已經成為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大型歌舞晚會中最重要的節目之一。

他的名字叫黃陽光。一個普通的鄉村小夥子,如今也和殘疾人藝術團裏的“孔雀仙子”邰麗華和“天才指揮”舟舟一樣,迅速被媒體傳揚。

黃陽光說:“其實,生活中,別人怎樣看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看重你自己!隻要你自己不放棄,你就能活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那些成功到達“彼岸”並能在那裏尋得立足之地的人,幾乎都是那些能夠保持適度的自我尊重的人。他們充滿自信、堅忍不拔,以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許多失敗者之所以失敗,並非源於能力的缺失,而是由於沒有足夠的自尊與自信,不去發掘與鍛煉大自然賦予他的才智與能力。壓垮他的正是他的能力,他不知道如何釋放自己的能力,也不會適當去運用它們。

也許你正身處逆境,舉步維艱;也許你身旁有人亂發議論,指指點點。這時你一定要堅定信念,不要因為別人而改變了你的初衷。你不因蚊蠅的騷擾而放棄夏日的愉悅,你不因塵土的張揚遠離大漠的壯觀,你不因寒風的肆虐拒絕臘梅的芬芳。相信你的實力,向著目標努力,即使眾口鑠金,仍壯心不改;縱使千夫所指,仍泰然處之。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你的重要性,不可替代。自己的亮點要靠自己找出,你要用你的自信與不羈點亮你人生的明燈。

秋雲說:“我空空地未載著雨水,但在成熟的稻田中,卻可以看到我的充實。”爐中的煤說:“你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棟梁。”樹根說:“地上的參天古木是我生命的延續。”弓對箭說:“你的自由是我給的。”

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都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所有的成功都來自於對自我的肯定與讚美。

底線哲語

其實,生活中,別人怎樣看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看重你自己!隻要你自己不放棄,你就能活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我們每個人是自己的主人,都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所有的成功都來自於對自我的肯定與讚美。

【別讓“身份”扼殺你的未來】

人的“身份”是一種“自我認同”,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但這種“自我認同”也是一種自我限製,“因為我是這種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種事。”而自我認同越強的人,自我限製也越厲害。

有一位研究生,在校時成績很好,大家都很看好他,認為他必將有一番了不起的成就。後來,他是有了成就,但既不是做高官也不是當老總,而是賣米線賣出了成就。

原來,他在畢業後不久,得知家鄉附近的夜市有一個過橋米線的小攤要轉讓,他那時還沒找到工作,就向家人“借錢”,把它買了下來。因為他對烹飪很有興趣,便自己當老板,賣起米線來。他的研究生身份曾招來很多不以為然的眼光,卻也為他招來不少生意。他自己倒從未對自己學非所用及高學低用產生過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