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到整個森林,而不是一棵小樹】
人生中,左右為難的情形會時常出現:比如麵對兩份同具誘惑力的工作、兩個同具誘惑力的追求者,為了得到其中“一半”,你必須放棄另外“一半”;若過多地權衡,患得患失,到頭來將兩手空空,一無所得。我們不必為此感到悲傷,能抓住人生“一半”的美好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兩個朋友一同去參觀動物園。動物園非常大,他們的時間有限,不可能參觀到所有動物。他們便約定:不走回頭路,每到一處路口,選擇其中一個方向前進。
第一個路口出現在了眼前,路標上寫著一側通往獅子園,另一側通往老虎山。他們琢磨了一下,選擇了獅子園,因為獅子是“草原之王”。不久他們又到了一處路口,這裏分別通向熊貓館和孔雀館,他們選擇了熊貓館,因為熊貓是“國寶”嘛……
他們一邊走,一邊選擇。每選擇一次,就放棄一次,遺憾一次。
因為時間不等人,如不這樣做,他們的遺憾將更多。隻有迅速作出選擇,才能減少遺憾,得到更多的收獲。
選擇時必須要有理性、睿智和遠見卓識,不可鼠目寸光,不可急功近利,更不可本末倒置,因小失大。選擇不是一錘子的買賣,不能因為一粒芝麻丟了西瓜,不能因為留戀一棵小樹而失去整片的森林。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想選擇這個的時候,卻害怕錯過那個,於是拿起來又放下,到最後一刻還在猶豫——這個會有這樣的缺點,那個會有那樣的不足——所以總遲遲下不了決心;或者選擇之後,又來回地更改,在患得患失間耽擱了不少時間,浪費了不少精力。世界上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東西讓你選擇,每一樣東西都會有它自身的缺點,所以,當你選擇之後就大膽地往前走,而不是走一步回三次頭,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前進的速度。
而那些事業有成之士,總會在抉擇之後一直走下去。
釋迦牟尼在宗教事業和王位之間,選擇了創立佛學;魯迅在拯救人的靈魂和人的身體之間,選擇成為一代文豪;邁克爾·喬丹放棄了成為一名棒球運動員的夢想,成為世界籃壇上最耀眼的“飛人”;帕瓦羅蒂放棄了教師職業,成為名揚世界的歌壇巨星。
有些選項看似誘人,但如果不適合自己,那就要果斷舍棄。作出什麼樣的選擇,要視自身條件和具體情況而定,要有主見,不能人雲亦雲。
大多數時候,無論我們怎樣審慎地選擇,終歸都不會是盡善盡美,總會留有缺憾。但缺憾本身也是一種美。
社會大舞台上,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和生存方式的編導兼演員,隻有學會正確地進行選擇,果敢地作出舍棄,才能演繹出精彩的人生。
底線哲語
有些選項看似誘人,但如果不適合自己,那就要果斷舍棄。作出什麼樣的選擇,要視自身條件和具體情況而定,要有主見,不能人雲亦雲。
【想掌控未來,就要對未來有所預見】
有一天,兩個旅行者騎著駱駝行走在非洲的大沙漠裏,他們的目的地是沙漠另一邊的一個小城鎮。
他們帶了好幾壺水和好幾袋食物,足夠應付幾天的供應。
“我們應該加快前進速度,不然會被困在沙漠裏。”進入沙漠的第二天,其中一個人覺得走得太慢了,便對另一個人說。
“怕什麼?我們有這麼多的水和食物,慢慢走吧。”另一個人說。
提議走快一點的那個人聽了,覺得有道理,也放棄了走快一點的想法。
然而,就在那天晚上,一場風暴襲來,兩個人的命是保住了,可水、食物、行李都被風暴卷走了,駱駝也失蹤了。
這一下,他們不能再“慢慢走”了。第三天,他們開始拚命地奔跑。可惜的是,由於無水無食,又辨不清方向,他們最終沒有走出大沙漠。
讀完這個故事,在為這兩個旅行者惋惜的同時,你是否意識到沒有很好地預見危機是造成這兩名旅行者生命悲劇的主要原因?
預見危機才能更好地避免危機。很多悲劇和意外事件的發生都是因為人們沒有很好地預見危機。很多人因為過於害怕危機而不願意正視危機,這正應了狄摩西尼的話:“沒有什麼比自我欺騙更容易的了。因為人們渴望什麼,就相信什麼是真的。”麵對危機,人們總是習慣采取逃避或者排斥的心理,這種心理並不能幫助人們提高對危機的警惕,相反隻能更加縱容自己對於危機的麻痹心理,忽視對危機的預見。
著名的管理谘詢顧問斯蒂文·芬克曾在一篇文章中詼諧地指出,每一位經營者“都應當認識到死亡和納稅是不可避免的,並必須為之做計劃,危機也是不可避免的,也必須為之做準備。這樣做並不是出於軟弱或者膽怯,而是出於知道自己準備好之後的力量……更好地與命運周旋。”預見危機並不是一種膽怯或者過於謹慎的行為,而是一種避免和有效解決危機的必要手段。
美國一家船運公司每年都評選一次最優秀的船隊,這支船隊首先要滿足一個條件:出海的過程中出現事故最少。有一支船隊每年都會被評上,因為在海上航行的時候,這支船隊幾乎沒有出現過什麼事故,當然,一些自然事故是無法避免的。
當有人問及是什麼讓這支船隊如此優秀時,一個優秀船隊的海員會說:“其實沒什麼,我們隻是定期進行細心的船舶檢修,尤其是航行前。因為我們知道,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僅此而已。”
熟悉航海的人都知道,由於船舶運行的磨損、海水較強的腐蝕性、海洋生物強烈的附著力和快速的生長力,使得船體很容易出現問題,產生難以清除的鏽斑、鏽皮和貝類,嚴重影響船舶的行駛效率和行駛安全,所以必須對船舶進行定期檢修,這樣才能少出問題甚至不出問題。
在麵對人生的一些重大問題時,我們時常會覺得未來飄忽不定,無法掌控。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感覺,就是因為我們對未來沒有預見、沒有規劃,就像是行駛在狂風巨浪中的輪船,如果沒有萬全的準備,勢必會被無情的風浪所吞噬。
底線哲語
麵對危機,人們總是習慣采取逃避或者排斥的心理,這種心理並不能幫助人們提高對危機的警惕,相反隻能更加縱容自己對於危機的麻痹心理,忽視對危機的預見。隻有預見危機,才能更好地避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