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西域商人
來的是西域商人悉補野胡斯羅,他親自送來了一頭駱駝。胡斯羅是吐藩人,略通漢語。漠蘭為了進城,花重金買通了胡斯羅,與他也成了朋友。胡斯羅有蓋好吐藩屬國大印的通關文書,填上了漠蘭的化名阿達瑪,並且換上吐藩女人的衣服,這才得已到了開封城裏。也是借助這一身份作為掩護,她才能在開封城裏立足。
吐蕃在唐朝讚普鬆讚幹布時期崛起,他娶文成公文後由山南匹播城(今西藏瓊結縣)遷都邏些(一作邏娑,今西藏拉薩市),兼並了蘇毗、羊同等部,又破黨項、白蘭,擊敗吐穀渾,取得其舊地,向西征服了在今克什米爾地區的大、小勃律(位於喀喇昆侖山脈以南、喜馬拉雅山脈西北部),向南取得了泥婆羅(今尼泊爾)等地,不僅統一了青藏、康藏高原,後來還在8世紀中後期,唐朝相繼爆發安史之亂、朱泚之亂、藩鎮之禍等內亂時,吐蕃趁機向東、向北擴展,取得了隴右、河西。公元790年,吐蕃占據北庭、安西,8世紀末至9世紀初,吐蕃的疆域達到極盛,西起蔥嶺(今帕米爾高原)與大食(即興起於西南亞地區的阿拉伯帝國,東至帕米爾高原和印度河流域,西至大西洋)接壤,東至現今甘肅省隴山、四川盆地西緣,北起天山山脈以南、居延海,南至青藏高原南麓與印度次大陸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與天竺(今南亞次大陸)接壤。公元842年,吐蕃發生內亂,國勢衰落,張議潮起義控製河西、隴右,歸附於唐朝。唐之後,吐蕃雖又成一國,但也卷入了長年的內亂之中。
宋朝建立後,由於宋的統治中心在河南,與遠離漢族地區的西域各部聯係交往較少,但與鄰近漢族地區的甘、青、川、滇各部則相對密切。吐蕃的一個部落首領的後裔唃廝囉在以邈川(今樂都) 、青唐(今西寧)為中心的青海省湟水流域建立了政權,這是當時以吐蕃、羌為主體的一個地方封建政權。唃廝囉多次遣使向宋朝皇帝納貢,並乞官職,成為大宋朝的附屬國,後被封為“寧遠大將軍”,“愛州團練使”,成為宋朝的一員。吐藩也創造過強大的曆史文化,其中一例,圍棋就是由吐藩傳入中原的。
吐藩一邊派使向宋朝修好,也順便一邊做點生意,把吐藩特產帶來,再換回去中原的瓷器、茶葉、絲綢等。
胡斯羅姓悉補野,這是吐藩的皇族姓氏,類似於契丹的耶律。胡斯羅多次出使宋朝,有時候在開封一住就是一年。這次也是巧了,他從吐蕃入開封正遇上漠蘭。
吐藩與宋朝此時都有一個勁敵——黨項,也就是不久之後建立的西夏國。現在的黨項還沒有建國,隻是一個強大的部落,不過對宋朝和吐藩已經形成了威脅,所以兩家才結盟修好。
胡斯羅對漠蘭很友好,把她當成了知心朋友,而漠蘭卻差一點把他給忘了。到了屋裏,胡斯羅看到漠蘭來了客人,他又從背兜裏拿出了葡萄酒來,說:“這是我們的特產,正好你今天有客人,給你用於招待他們。”
漠蘭留下他一起用餐,胡斯羅卻不肯,說:“我還有事,我得走了。”他的漢語雖然生硬,但卻能夠聽得懂。
漠蘭送他到門口,胡斯羅剛要告別,突然從兩邊跑過了四個手拿長劍的人,其中一個說:“這是奸細,拿下!”
漠蘭因是出來送朋友,沒有拿兵器,一時不知所措。胡斯羅卻拉著她就跑,一邊跑一邊說:“聽我的,千萬別還手,他們不會為難女人。”
果然,四個人追上來後把他們圍在中間並不針對漠蘭,一人說:“西域男人,亮出兵器吧!”
胡斯羅兩手一攤,聳了聳肩膀說:“不好意思,我從不帶兵器,在自己的國家,很太平。”他加重了“自己的國家”這幾個字,顯然是為了討好漢人。
但是他們並不買賬,說:“少廢話,不拿兵器也殺了你!”一劍遞出,正中胡斯羅的肩膀。四個人一愣,沒想到他真的不躲,都有點傻了。
胡斯羅疼的大叫,捂著傷口說:“我,我要告訴皇上。”
四個人使了一下眼色,說:“你又不知道我們是誰,告訴皇上也沒用。得罪了,沒想到你真的不會武功,我們撤!”四人撒腿就跑,倒像是胡斯羅取勝了似的。
漠蘭有點不解,她說:“胡斯羅,你是真不會武功還是怎麼的啊?怎麼真讓他們紮了一劍?”
胡斯羅痛苦地扭著臉,說:“這,這就是你們漢人說的苦肉計吧?”
胡斯羅一直覺得漠蘭是漢民,也是漠蘭沒有告訴他實情,隻是說自己是從李筠處跑出來的流民。再加上她之前一直穿著漢服,所以胡斯羅才不知情。
漠蘭說:“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胡斯羅說:“皇上外出打仗還沒有回來,在開封當家的是皇上的弟弟趙光義,此人心眼小,脾氣暴躁,又很是多疑。前幾日進城後,他已經派人多次調查過了,怕我是奸細。幸虧我花錢收買了他身邊的人,說晉王準備再派人試探我。那是進城後我告訴過他,我不會武功,他所以才讓人來試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