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璀璨的宇宙星空(3)(2 / 2)

真相和想象遠遠不同。二氧化碳封閉著該行星,使其表麵溫度達到500益。灰塵和冰晶一起融合成帶黃色的冷粒“煙霧”,通過此“煙霧”偶爾出現太陽光的淡色光,使得岩石發出紅光。

在金星的整個表麵上,由於經常性的沙塵暴使礫石燒蝕成離奇古怪的尖角狀,整個表麵就是這種礫石零亂堆滿的沙地。在熾熱的環境中,沒有任何東西能夠生長,冷粒在能夠作為雨到達金星表麵之前,在雲層中早已溶解汽化了。

金星幾乎和地球一樣大小,金星直徑為12067千米,地球為12711千米。

金星的重力加速度稍微小一些,它圍繞自身的軸按與地球相反方向自轉。所以,如果有人可能在金星上著落,並且能夠透過“煙霧”的屏障看一下太陽的話,那麼,太陽是從西邊升起而往東邊沉下去的。沒有什麼道理可以解釋。金星繞其軸旋轉一圈需要243天,它圍繞太陽一圈隻有224.7天,因此,金星的一天比它的一年還要長。

科學家們必須解決的最大問題之一是,在飛抵金星的三個月之前,就必須考慮到金星上每6.45平方厘米有560千克的巨大氣壓這個難題。這個大氣壓力是地球的100倍,所以,即使一個宇航員能夠經受得起其他所有的危險,也難免被壓得粉身碎骨,除非他有辦法防護。

盡管現代天文學家所揭示的這種事實如何嚴酷,但金星總是能喚起人們奇異的想象。假如它那長期封閉的雲層消散,以便水能到達表麵,釋放遊離的氧分子進入大氣層,那麼這個實際上是陰暗而無生命的地獄就可能變成類似科幻小說家們筆下的仙境。

超新星不是新星

宇宙天體也有新陳代謝嗎?恒星也有生老病死嗎?恒星的死亡會產生什麼後果?根據現在的認識,天文學家們命名一些新天體為超新星。至於恒星為什麼會死亡——爆炸,又會怎樣產生,產生多少顆新星,隻有天知道。

有時候,遙望星空,你可能會驚奇地發現:在某一星區,出現了一顆從來沒有見過的明亮星星!

然而僅僅過了幾個月甚至幾天,它又漸漸消失了。

這種“奇特”的星星叫做新星或者超新星。在古代又被稱為“客星”,意思是這是一顆“前來做客”

的恒星。

新星和超新星是變星中的一個類別。人們看見它們突然出現,曾經一度以為它們是剛剛誕生的恒星,所以取名叫“新星”。其實,它們不但不是新生的星體,相反,而是正走向衰亡的老年恒星。其實,它們就是正在爆發的紅巨星。

我們曾經不止一次提到,當一顆恒星步入老年,它的中心會向內收縮,而外殼卻朝外膨脹,形成一顆紅巨星。紅巨星是很不穩定的,總有一天它會猛烈地爆發,拋掉身上的外殼,露出藏在中心的白矮星或中子星來。

在大爆炸中,恒星將拋射掉自己大部分的質量,同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這樣,在短短幾天內,它的光度有可能將增加幾十萬倍,這樣的星叫“新星”。

如果恒星的爆發再猛烈些,它的光度增加甚至能超過一千萬倍,這樣的恒星叫做“超新星”。

超新星爆發的激烈程度是讓人難以置信的。據說它在幾天內傾瀉的能量,就像一顆青年恒星在幾億年裏所輻射的那樣多,以致它看上去就像整個星係那樣明亮!

新星或者超新星的爆發是天體演化的重要環節。它是老年恒星輝煌的葬禮,同時又是新生恒星的推動者。超新星的爆發可能會引發附近星雲中無數顆恒星的誕生。另一方麵,新星和超新星爆發的灰燼,也是形成別的天體的重要材料。

比如說,今天我們地球上的許多物質元素就來自那些早已消失的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