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地外星球上的生命(1)(2 / 3)

從那以後,接收宇宙人電波的試驗工作一度中斷,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再次開始。目前,美國的科學家們至今仍在熱心地進行著探測工作。

僅僅接收宇宙人的信號似乎乏味了些,人們還著手從地球上向宇宙人發射信號的試驗。在探索木星和土星的探測器“先鋒號”上,載有“致宇宙人的信”,在另一艘探測器上,裝上了有地球人聲音的錄音。這些探測器在擺脫太陽係的束縛,朝著宇宙的遠方飛去,它們到底能否同宇宙人相遇,人們正拭目以待。

宇宙人是否確實存在,或根本就不存在,弄清這些問題,似乎是一件十分遙遠的事情。但是,人們已經找到了推測宇宙中充滿生命這一事實的依據,那就是宇宙空間的種種分子的發現。

我們已經知道,在星和星之間的廣大宇宙空間,存在著像氫原子那樣的更為簡單的物質,人們稱之為“星際物質”。但是,最近通過用電波望遠鏡觀測,發現了許多由原子黏合在一起形成的分子,其中還找到了許多由構成我們人體的主要物質蛋白質和氨基酸等所形成的有機物(碳水化合物)的分子,這不能不說是個驚人的發現。

在冰冷的、近似真空的宇宙空間,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分子呢?簡直令人不可思議。科學家們正為此絞盡腦汁、苦苦思索著。

宇宙中遍布有機物分子,的確出人意料,這是一個重大的發現。它說明宇宙中充滿了構成生命的物質,或許它們在宇宙的各處正以多種多樣的方式誕生著新的生命。

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在遙遠的宇宙盡頭,我們會真正找到宇宙人,這並不是一個幻想。

外星來客

當人們放眼太空,看著那些數也數不清的星星時,馬上會想到,那些星星上也有人居住嗎?難道隻有地球才有智慧生物嗎?這確實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此吸引了很多著名的科學家。

許多科學家都堅定地相信,既然地球上有智慧生物,其他星球上也一定會有。這一觀念,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被一些人所接受,到了今天,探索地球以外智慧生物的腳步加快了。有些人通過對銀河係星球的概算,求出了有智慧生物生存的星球個數。美國著名的天文學家、科普作家阿西莫夫通過估算,認為銀河係有53萬個星球上有智慧生物。康奈爾大學行星研究室主任卡爾·薩根估計有100萬個。德國天文學家基彭哈因通過有趣的計算,估計有250顆。

不管通過哪種方式計算,認為其他星球上也存在智慧生物是一致的,因此,尋找外星智慧生物的龐大的SETL計劃便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它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射電天文學家、天體物理學家和其他科學家的響應。所謂SETL計劃,就是“尋找外星智慧生物”的英文縮寫。

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國家天文和電離層中心主任、康奈爾大學教授弗蘭克·德雷克於1960年,首先領導了探索其他星球文明的奧茲瑪工程。他們利用直圻間徑26米的射電望遠鏡,對距地球11.8光年的鯨魚座t星和距地球10.8光年的波江座e星兩顆類似太陽的恒星觀測了150個小時,結果一無所獲。但鍥而不舍的德雷克並未灰心,仍在從事這項工作。他於1971年提出了著名的“宇宙文明方程式”,於1974年,組織發射了第一封“宇宙電報”。

1972~1975年,實施了第二期“奧茲瑪工程”,對地球附近的650顆星星進行了觀測。這次觀測仍收效不大。後來,人們陸續觀測了大約1000多顆星球,都沒得到令人鼓舞的消息。因此,當時便展開了一場激烈爭論,懷疑SETL計劃的實際性。盡管如此,這項計劃仍吸引了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像菲利浦·莫裏林和卡爾·薩根等。探索工作也沒有被束之高閣。

為了推動SETL計劃向深廣發展,有關這項研究的國際會議不斷召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83年春,由卡爾·薩根起草,14個國家的72名科學家(其中有7名獲諾貝爾獎)聯合簽署了一項國際性呼籲,倡導建立國際性組織,合作進行SETL研究。有兩項主要研究在美國正在進行,一是製造一部可以同時監聽12.8萬路相鄰頻道的射電天文係統。二是計劃在加利福尼亞、西班牙和澳大利亞設置25米直徑深空間射電望遠鏡監測網,使接收係統的能力最終增到至少800萬個獨立頻道,對無線電頻譜中天電噪聲小的所有區域進行監測。

據了解,美國在1992~1999年,為SETL計劃提供4000萬美元的研究費用,計劃對800顆類似太陽、距地球最近的恒星進行監測,希望能找到一顆與地球相似的星體。同時,還對一旦收到星際間電信號怎麼辦的問題製定了一份《原則宣言》,要求把信號通過華盛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控製的專用電話線,把發現結果通知全球各地的觀測人員,還要求在答複外星人電信號之前,應進行廣泛谘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