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藥酒——“百藥之長”(1 / 1)

“酒,天之美祿也……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精禦寒,消愁遣興;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亡精,生痰動火。俗夫沉酒無度,醉以為常者,輕則致疾敗行,甚則喪邦亡家而隕身亡命,其害不勝言哉!”——李時珍《本草綱目》。

李時珍很早就提出了適當、少量地飲酒對人有百益無一害,而暴飲的危害則無法估計。實際上,酒有利也有弊。將藥物用酒處理或者浸取其有效成分製作成的藥酒,可以有利於回避和克製酒的有害一麵,讓人們在服用藥酒的時候減少顧忌。更重要的是,藥酒對人的身體具有保健作用,對疑難雜症還能起到一定的療效。此外,藥酒還具有調節身心健康,緩解人體疲勞等作用。

藥酒作為中醫藥方劑的一種獨特劑型,本身就是一類可口的飲料。中國有句古話叫“良藥苦口”,千百年來,一提到好的藥方,人們都會聯想到苦味。藥酒則不然,藥酒不用高科技加工除去苦味,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佳釀。藥酒還可以起到打針輸液得到的療效,很多時候,隻要家裏有相應的藥酒,人們都不需要去忍受那種針頭紮進肉裏的痛苦折磨。隻要您詳細地了解藥酒,許多病痛都是無須花高額費用,也無須忍受極大的痛苦就能解決的。《本草綱目》和《博物誌》都有這樣的記載:很久以前的一個早晨,有三個人冒著大霧行路,一個人空腹,一個人飲食,另一個人飲酒。經過長途跋涉,空腹的那人無法抵抗寒冷和疲勞而死去了;飲食的那人雖然沒有生命危險,卻病得不輕;那位飲酒的人則比較健康。根據這個記載,酒的功效就昭然若揭了。

的確,藥酒的功效並不是徒有虛名。本來,酒就具有保健作用,不但可以促進人體胃腸分泌、消化吸收和組織代謝,還能增強血液循環,提高細胞活力。再加上中藥製成藥酒,功效更加神奇,被稱為“百藥之長”。藥酒可調和氣血,可貫通脈絡,還能滋陰補腎、驅寒散風。“百藥之長”的神奇功效已經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一些外國科研人員還從中國藥酒的功效中受到啟發,開始將酒作為鑽研對象。通過研究,他們得出了一個觀點:適量攝入酒,對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和堅守低密度脂蛋白很有作用。此外,這些科研人員得出了一個調查結論,即每天飲酒不超過60毫升白酒的分量,可以減少冠心病人的死亡率。

被稱為“百藥之長”的藥酒,與其他藥物相比,有幾個顯著的特點:濃度較高,湯藥容積較低,非常方便服用;藥物可以隨酒進入血液,後流遍全身,使人體能夠迅速吸收藥物成分,很快發揮療效;藥酒溶液均勻,服用者不必為劑量的掌握費心;藥酒在製作過程中已經加入糖、蜜之類健康可口的成分,加之藥酒本身就具有祛臭除腥的作用,服用者不用擔心味苦味不正;酒本身就具備殺菌防腐的功能,隻要把藥酒放在避光處密封起來,就能長久地存放,更不用加入幹燥劑、防腐劑之類的有害物質。而且,大多數藥酒存放越久功效就越強。

近年來,藥酒已經受到了醫學界的廣泛關注,人們運用科研方法對某些藥酒作了大量的試驗研究和臨床觀察。研究結果表明,藥酒的確有獨特的功效,不愧為“百藥之長”。青海省中醫院就曾經將蟲草酒當成研究對象,進行了精心的試驗研究。得到的結果是,蟲草酒不僅具有益氣生精的作用,還能滋陰壯陽、調養血脈、振奮精神、延年益壽。隨著中醫學的發展,以及中、西醫的相互結合和相互滲透,許多新的藥酒也逐漸問世。如預防人工流產綜合征的擴宮藥酒,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銀杏葉酒,以及治療囊蟲病的囊蟲靈等。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家裏儲存藥酒,甚至有的人還學會了自己泡製藥酒。藥酒,無論是它本身的原料還是製作過程,都體現了現代人生活的原則:安全、健康、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