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專賣權(3 / 3)

陳德盛認為這已經是他的最大讓步了,但趙大囂早就做好了市場調研,陳德盛家的手工絲廠每年能賺到三萬兩白銀左右,如果換上機器,可以將人工成本降到50%,產量增加五六倍,這樣陳家一年就能多賺十萬兩銀子,刨去成本、給自己的分紅,陳家還能剩五萬兩銀子,已經遠遠高過現在了。

“不行,就占一半!不過小侄可以答應你,將這種機器浙江全省的專賣權交給你,怎麼樣?伯父你不吃虧的!”

陳德盛不知道專賣權什麼意思,聽趙大囂解釋完後心中合計了一下,這樣算下來並不虧,就算每台機器賣上一千兩銀子,全浙江這麼些絲廠,單賣機器這一塊自己就能賺的盆滿缽滿。

想到這陳德盛點頭答應:“賢侄就聽你的,不過你的機器什麼時候運來?”

“很快,半個月就能運來,不過伯父我可跟你實話實說,這些機器無償提供你家使用沒問題,但日常維修可是要錢的!”

“這沒問題,維修能用幾個錢!”

陳德盛打的算盤是先把機器弄來,到時候找幾個能工巧匠看看,等他們學會了自己生產,到時候就可以甩開趙大囂自己發財了!但陳德盛吃了沒有文化的虧,他找來的鐵匠豈會製造這種現代機械,不要說製造,連維修都做不到,沒辦法每年隻能給趙大囂高額的維修費。

趙大囂也是心黑的很,將後世資本家的壟斷套路學了十成,他交代那些維修師父在關鍵零件上做了手腳,隻要過上一段時間零件肯定要壞,到時候不花錢請他來修,那整個絲廠都要停擺。

趙大囂通過這種手段賺取了高額利潤,但因為市場太廣大,蘇州浙江的絲廠還是賺了大錢,福建、江西、廣東的絲廠都是純手工製造,不到幾年的光景紛紛被打敗,最後蘇州浙江的絲綢商人更是壟斷了所有歐洲絲綢貿易。

這些新時代的資本家可沒有什麼良心道德,在壟斷絲綢生產後,直接將絲綢的價格漲了三倍,讓西班牙商人叫苦不迭,也間接加速了西班牙帝國的瓦解。同時因為商貿不平等的關係,大量白銀湧入中國,整個西班牙甚至發生了通縮。

通過傾銷廢舊機械,趙大囂賺了大錢不說,還將自己的利益與這些商人綁到一起,趙大囂深知自己在明末得力量實在太弱,要想站穩腳跟必須要找一個階層支持自己。

農民階級肯定是不行了,因為土地的關係趙大囂根本不可能獲得農民的全力支持,再說獲得農民的支持也沒啥用,李自成倒是得到了農民支持,最後不也落得九宮山被殺的結局?

明末雖然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蘇州的一些工廠甚至出現了早期的產業工人,但他們的數量太少實力太弱,根本沒啥影響,拉攏他們也沒啥用。

至於最強大的地主階級,趙大囂倒是想要拉攏他們,但這幫地主天生就是農民的對立麵,要想緩解農民的仇恨必須要觸及地主的利益,這就代表趙大囂根本不可能跟地主階級真正走到一起。

既然這些都不行,那趙大囂就自己建立一個階級,這就是資產階級。

趙大囂的打算是為江浙滬的商人提供遠超這個時代的生產工具,讓他們成長起來,再加上自己的軍隊做他們的後盾,隻要給他們十幾年的發展時間,這個階級必定能與地主階級抗衡。同時資產階級為了發展工業需要大批人身自由的產業工人,而地主階級為了種地要把農民固定在土地上,這二者存在根本的矛盾,這樣就讓新生的資產階級必須依賴趙大囂和他的軍隊。

通過這種利益綁定,趙大囂將整個江浙滬的商人綁到自己的戰車上,這些新興的資產階級商人會成為趙大囂的堅定靠山。就像資本論中說的那樣,隻要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這些商人就會踐踏世間一切法律,到時候不管趙大囂想幹什麼,他們為了本階級的利益,都會絕對支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