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四年,中華大地進入最難熬的時候,從今年開始小冰河氣候達到頂峰,南京冬天都能達到零下二十度的嚴寒,曆史上記載海南島在崇禎十四年的冬月竟然下雪,至於長江以北更不用說,山河四省基本上顆粒無收,遠在遼東的滿清迫於生活壓力,隻能在一次發動入塞,將壓力轉嫁於明朝身上。
流民增加,讓在豫西山區的李自成迅速壯大力量,去年從陝西出來後,隻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恢複了實力,崇禎十四年的二月,李自成第一次帶兵進入豫中平原區,小試牛刀攻占了汝州。
汝州雖然隻是個直隸州,人口也不多,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這裏屬於河南中心區,往北是洛陽,往南是襄陽可以跟湖廣的張獻忠串通一氣,往東就是開封,也就是趙大囂的老家,從這裏可以去往山東,威脅京杭大運河。
大運河是北京的大動脈,整個北方戰線的後勤都需要大運河保證,這種戰略要地自然不能丟失,所以在李自成占領汝州的同時,崇禎任命兵部侍郎丁啟睿為兵部尚書、督師,節製陝西、河南、四川、湖廣、江北諸軍,基本上將整個北中國的軍隊都交給了丁啟睿,希望這個書呆子能保護好大運河這條生命線。
李自成早就看透了朝廷的布置,既然你不讓我去山東,那我就在河南折騰,崇禎十四年二月十七,李自成帶領數十萬人馬占領了中原重鎮洛陽,崇禎皇帝的親叔叔,那個差一點就當皇帝的大胖子福王朱常洵,城破後被李自成煮成了一鍋福祿羹。
崇禎皇帝知道自己親叔叔死後,氣的大罵丁啟睿救援不力,但罵完之後還能怎麼辦?隻能輟朝三日、祭葬從優。至於三年後的風雲人物,福王世子朱由崧,這家夥命大從城內跑了出去,流浪了大半年,才在淮安府安定下來,但因為銀子財產沒帶出來多少,所以日子過的很是拮據。
同時盤踞在湖廣的張獻忠也看透了朝廷意圖,馬上帶領軍隊直接北上,做出與李自成會師的樣子,這可嚇壞了在重慶督師的楊嗣昌,趕緊調集總兵猛如虎、參將劉士傑等將領攔截張獻忠。
張獻忠在河南光州待了一段時間後,來了一個回馬槍,直接向西占去了重鎮襄陽,將宗室襄王朱翊銘與貴陽王朱常法處死。雖然都是宗室,但朱翊銘的關係跟朱常洵根本沒法比,崇禎隻是裝樣子斥責一下楊嗣昌,然後就沒然後了。
崇禎十四年三月,占了洛陽實力大增的李自成,準備沿著黃河而下占領河南另一個重鎮開封。洛陽剛丟,丁啟睿豈能讓李自成在占領開封?所以拚了老命督促部下救援開封,同時福王朱常洵的例子擺在那裏,開封城內的周王朱恭枵一改吝嗇,直接拿出五十萬兩白銀獎勵守城士兵,這才將李自成打退。
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弄得轟轟烈烈,朝廷上下搞得灰頭土臉,但其實這些人因為曆史局限性沒看清時事走向已經發生了變化,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崇禎十三年底,同是河南人的李岩、牛金星、宋獻策,紛紛加入李自成的隊伍。
宋獻策沒什麼,隻是一個算命先生,但李岩出身官宦人家,本人還是有舉人身份的高級知識分子,牛金星出身沒有李岩高,但也是秀才,屬於明朝統治階級的中堅力量,這些人的投靠代表著有些嗅覺靈敏之人已經發現了問題,這個存在已經二百多年的大明朝,估計要完蛋了。
遠在南京城吃飽喝足的趙大囂當然還考慮不到這些,現在已經是三月份,南京城內的雪還沒花開,溫度還在零度以下,趙大囂要考慮的是自己手下好幾千人的吃飯問題怎麼解決。
去年土豆和玉米大豐收,足足產了好幾千噸糧食,但這種美洲來的東西實在不適合中國人的胃,沒辦法趙大囂隻好將麵粉摻入適量的土豆粉和玉米粉,用來喂飽自己的手下。但就是這樣,趙大囂也保證手下一日三餐都能吃飽,同時未滿十四歲的未成年人每天還能獲得足量的蛋白質,保持身體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