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囂對這個總兵沒多大興趣,從錢府回來就把這件事忘了,一頭紮進船廠,新研製的蒸汽船才是他的重中之重。
明代的內河運輸很興盛,因為明代沒有上海港,所以南京作為一個樞紐碼頭起到了連接東西的作用。南洋過來的貨物都在南京這裏卸船,然後用內河貨船運到沿長江各省。
內河水流平穩,所以平底沙船大行其道,很多運貨的沙船吃水甚至能達到二百噸,運力不次於遠洋的廣船和福船。
趙大囂從河南回來就讓複興商行購買了一家小造船廠,這家小作坊原本隻能維修船隻,但在鈔能力的刺激下,很快就變成一家可以生產四百料沙船的船廠。
明代的四百料大概相當於五十噸左右,這種小船雖然運載量不高,但勝在成本便宜,用來做實驗就算失敗了也不心疼。
這艘船的動力結構使用的明輪,倒不是趙大囂買不到螺旋槳,隻是傳動軸的防水實在不好搞,所以趙大囂決定還是一步一步走,使用的明輪。
動力機當然還是蒸汽機,不過這可不是趙大囂從後世購買來的蒸汽機,而是原汁原味明代產的蒸汽機。
得益於趙大囂放手,他手下那些維修蒸汽機的工人成長很快,從一開始可以簡單的維修蒸汽機,到現在已經完全搞懂個各個部件,可以獨立仿製了,隻是這個精度還差些意思,弄得船上的蒸汽機體積比現代蒸汽機大了一倍,動力還弱了三成。
不過這都不是什麼問題,隻要各種機床到位,這些工人搗鼓出大馬力蒸汽機隻是時間問題。
今天是九月初一,也是趙大囂挑選首航的日子,趙大囂早就來到了碼頭,這間小船廠距離南京城有段距離,趙大囂為了保密特意挑選的這個位置。
至於麵前買來的這艘小沙船,是艘具有十多年曆史的二手船,趙大囂讓工人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裏外改造一新,並且取了新名字,複興號!
複興號除了那杆高聳的桅杆被兩米高的煙筒代替,其他樣子與江上行駛的沙船並沒什麼不同。
趙大囂站在船頭左右看了看,對船長馮三問道:“我說老馮,你有把握成功嗎?”
船長馮三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常年水上生活讓他滿臉黝黑,他不屑的說道:“東家,我老馮常年在水上討生活,兩千料的大海船都掌過舵,更別說這種小船了!”
馮三說完看了看穿過甲板露出兩米高的煙筒,問道:“不過東家,在船上燒火就能讓船隻開動嗎?老馮我可沒把握!”
“嘿嘿,這點你放心,咱們的新船不用風帆就能開動,速度還比風帆快不少!你和你兒子掌好舵,別翻了船就行!”
老馮的兒子叫馮剛,人如其名長的如同地缸一樣,聽趙大囂說到翻船,趕緊勸道:“東家,臨近出航,萬萬不能說翻船啊,彩頭不好!”
趙大囂看著這個地缸,笑道:“放屁,什麼彩頭不好,老子是無神論者,你們開好船得了!”
馮剛不敢頂嘴,隻好嘟嘟囔囔暗中求河神保佑,千萬不能聽這個瘋子船東的話,就算翻船淹死也要淹死船東等等。
隨著最後一筐煤炭裝上船,鍋爐工頭目過來問道:“東家,煤和水都齊了,可以開船了嗎?”
“好,鍋爐點火!”
趙大囂的命令發布,鍋爐開始點火,船舷兩邊木質明輪開始緩慢轉動,趙大囂趁著這個機會從趙信手中接過一頂船型帽戴在頭上,然後意氣風發的站在船頭,手指長江叫道:“複興號,起航!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在工人的操作下,鍋爐開始慢慢加壓,船舷兩邊的明輪開始劃動江水,複興號五十噸的船身緩緩離開碼頭。
馮剛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不用風力就能行走的船隻,好奇寶寶般看著轉動的明輪:“東家,這東西真厲害,竟然不用風力就能開走!”
趙大囂嘿嘿笑道:“小子,學吧,這都是高科技!如果你小子掌舵厲害,興許讓你當第一艘鐵甲艦的艦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