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4)(1 / 3)

他收回目光,想回家去,可又覺得心裏空空的;再說,許蓮把飯做好,還有好一陣呢。這裏做飯都是把吊罐掛在火堂上,蓄不住火勢,燒開一罐水要大半個時辰。何地有些無聊,就分開深密的蒿草走進古寨中央。那裏有一座形同葫蘆的怪異土包--這就是傳說中的打狗墳。

何興能生前並沒把打狗墳的故事告訴何地。何地是前不久才聽到這個故事的。

那是一個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那時候,這一帶是真正的蠻夷之地,莽莽蒼蒼的大森林裏,但見日輪慘淡,夜月蒼茫,走獸隳突南北,飛禽叫囂東西,群獸之中,最多是毛狗(狼)、野豬和麂子,月白風高之夜,望月嗥叫的毛狗,聲音孤獨而恐怖,閃閃發光的眼睛,燈籠似的在山林中點燃。飛禽走獸都以為這裏是它們永久的家園,可在某個烈日暴曬的夏季,一對何姓父子朝這方向來了。父親五十餘歲,兒子正值弱冠。從情形上看,這對父子是逃荒要飯的,他們挎著乞缽,拿著打狗棒。走到老君山腳,父子倆碰上了一個與那兒子年紀相當的姑娘。姑娘也是要飯的,她請求跟隨父子倆同行,老人當即同意下來,於是三人結伴向山上爬去。

要飯應該去人口稠密之地,為什麼到這不見人毛危機四伏的森林中來?上山途中,老人受到了兩個年輕人的激烈反對,但他固執己見,年輕人也隻好聽從。三人憑手上的打狗棒,披荊斬棘爬到八百米高處,老人氣喘籲籲地坐下來,從黑乎乎的褡褳裏取出乞缽,看到裏麵還餘了一點從山下討來的飯團,便對兩個年輕人說:"娃們,去找點水來下飯。"兩個年輕人端上水缽,領命而去。他們鑽入林莽,在幾十丈開外找到了一個小水坑。剛走到水坑旁邊,兩人就看到了可怕而誘人的景象:在那不到兩尺見方的水坑裏,出現了一個繁盛的村落,村落裏人來人往,狗在牆角打盹,雞在樹巔啼鳴。不過,眨眼之間,這幻象就消失了,隻剩下一個清澈見底的小水坑了。他們被神秘籠罩著,都沒說什麼,揉了揉眼睛,像做了一個長長的夢。

之後,男子蹲下身去,舀了一缽水,跟著姑娘回來見他父親。

裝著殘飯的乞缽還在那裏,可是父親不見了,不知從哪裏鑽出的一條狗,正將嘴筒子伸進缽裏吃那飯團。這可是他們所有的糧食,是他們的命根子,怎麼能讓狗吃掉?男子把水缽往姑娘懷裏一塞,衝過去操起打狗棒,一棒就敲在了狗頭上。

狗身子一翻,當即死亡。

眨眼之間,死狗就顯現出了男子父親的原形!

原來,這裏是一片風水寶地,老人是個"地理先生",他在大山之外就看到這裏紫氣升騰,因此特意帶著兒子上來搶占這脈地氣,當途中遇到一位姑娘,老人更覺得這是菩薩在保佑他子孫繁盛,他的事情也定成無疑。由於此地是棺脈而非宅脈,必須人死後葬在這裏才能蔭福後代,如果老人不化身為狗,他兒子就不會把他打死,他也就不能在第一時間搶到這脈風水。

兒子悲痛欲絕,姑娘也哭得死去活來。兩人將老人就地掩埋之後,思量老人的奇異死亡,又想了想在水坑裏看到的圖景,都悟出了其中的玄機,便雙雙留下,結為夫妻。由於老人倒下時,頭朝向了東邊,他們便把窩棚建在了靠東二裏許的地方,食野果,飲山泉,夜以繼日開疆拓土。沒過多久,女人生孩子了。她一生隻產了一胎,但這一胎產了五個,五個都是兒子。等這些兒子長大成人,坡地上已開墾出了大片荒地,麥熟稻黃時節,很遠地方的人也能聞到莊稼的香味。五個兒子快到結婚年齡時,做母親的便將他們悉數趕下山去,命令他們三年內必須各自帶回一個女人。他們全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其中老二和老五,還分別帶回了三個女人。夫妻捉對生子,子又生孫,孫又生子,這樣,何家坡就形成了村落......

何地站在打狗墳旁邊,回想著這個趣味盎然的傳說,禁不住朝那墳包笑了一下。他想,既然裏麵埋著何家坡人的祖先,為什麼任墳頭長滿荒草,而且沒人來這裏敬香燒紙?據說,何華強掌事之前,每到年關時節,總有人來把墳打掃幹淨,獻上鮓肉和白酒等貢品,何華強一掌事,並以其強硬的意誌統治著何家坡之後,就沒有人來做這些事了。這證明何華強根本不信。不僅何華強不信,何興能看來也不信,否則,他生前曾數十次帶著何地從古寨旁邊路過,為什麼都沒向他提起過那個傳說?他們不信,坡上人卻大多相信,雖然不再來這裏跪拜了,可心裏是裝著這座墳的;至於何華強與何興能不信的道理何在,何興能沒來得及告訴何地就死了,何地不知道,也不願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