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聚(1)(1 / 1)

家裏的瑣事辦完了,吃完中午飯,先走的大姑和小姑;再就是二伯、三伯和小叔他們也都走了,因為他們在鄉下已經沒有了房子,要麼住在大伯家,要麼住在陽怡一家;加上他們還要工作,或者是有孩子在城裏讀書,回歸正常生活也是必然的。

陽招娣一家人沒有走,而是回到了自己家,畢竟都是兜兜忙忙趕回來,還沒有與父母親好好說說話。

雖然兒時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對陽招娣和陽怡一姐妹倆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她們已經年過三十,又常年在外,對自己的父母親多了一些包容。

陽怡一家裏的房子不大,五間臥房,一個孩子一間,剩下的一間放了兩個上下鋪,準備孫輩們回來住。其實自從房子建好以後,所有人同時在一起,從來沒有過。

大家都懶在沙發上,一動也不想動。隻有怡一媽媽忙個不停,怡一爸爸叫住她:“桂花,孩子們難得回來一次,你坐下來,一起說說話。”

怡一媽媽吳桂花拿起圍裙擦擦自己的眼睛,她不想停下來,她心裏難受,隻要不停下來心裏就不會那麼難受了。

怡一理解自己的母親,拉著她坐在自己和姐姐的中間,說:“您休息一會兒,有事情讓爸去做!”說完,她還向爸爸眨了眨眼睛。

怡一爸爸陽景貴看著自己的女兒,站了起來,去灶房把熱水瓶和杯子都拿了過來,還給大家都添加一杯茶。

陽江平打趣自己的父親:“爸,這是我打記事來,第一次喝您倒的茶哈。”說完還故意喝了一口,舔舔自己的唇:“真的甜點。”

陽景貴看自己的小兒子,恨不得拿起掃帚打一頓。他是在老父親的影響下,確實有點大男子主義,但是這幾十年,已經讓兒女消磨的不多,不過骨子裏的東西,要改變還是很難。

隻要桂花在家,他是家裏的事情真不願意做,哪怕是一大早起來就去田裏或者是地裏,幾十年的習慣;隻有桂花不在家或者是生病了,他才做一下家裏的事情。

“爸,田地裏的事情越來越少了,您也要慢慢習慣在家了。”陽招娣也補了一句。

隨著村裏去城市裏的人越來越多,現在家裏種水稻的沒有了,有的地被退耕還林了,有的地被人300元\/畝租去種別的了,陽怡一家裏也隻有不到兩畝地,留了一部分種菜,還剩下的地,一年兩季就是種點紅薯、玉米和油菜;尤其是到了秋種,隻有油菜,剩下的都荒在那裏。她爸上一次山回來就歎息一次:地都荒了,人還是要吃糧食的,以後怎麼辦咯。

陽景貴聽到這話,有點不得勁兒。

“姐,爸舍不得那些地,你別說這。”陽怡一和陽江平都拉自己的大姐。

“快七十歲的人了,家裏的吃米都是買回來的,不知道他操個什麼心。”陽招娣吐槽了一下。

“阿娣,別這樣說爸,對於一輩子自己種糧儲糧的農村老人家來說,糧食就是安全感,你想想我爸媽。”吳明勸招娣。

招娣想了想自己的公婆,比起自己的父親來說,真是更甚!因為可以機械化,公婆兩個人比自己父母年齡還大,但還熱衷於種地,每年收的糧食,還儲藏在地窖裏,新糧收了再換下舊糧!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