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4~6個月:愛笑的寶寶(1)(2 / 3)

和短暫記憶相對的是長期記憶,長期記憶能讓寶寶記住一些人和物。盡管當你離開之後他可能不會想你,但是當你再次出現在他麵前的時候,他就會認得你,而且會希望見到或聽到其他能代表你的東西,比如你的聲音、你的笑容還有你身上的氣味。盡管他不會記得10分鍾之前在幹什麼,但是不管怎樣,他已經越來越熟悉這個世界了,熟悉的感覺能讓他更加信任這個世界。當他遇到新事物或者試著自己解決問題時(如怎樣才能夠得著那個玩具),就會看你或者照顧人的臉色,來判斷自己的反應對不對。6個月時,寶寶已經有多種不同的方式來招呼不同的人了,比如,當他看到你時,會把胳膊伸出來,仿佛在說:抱抱我吧!

交流

會傳達自己的意思

盡管寶寶的很多動作都是無意識的,但是他正在逐漸有意識地支配自己的身體。他會摸你的臉,用手指頭兒好奇地抓你的鼻子。

如果看到你手裏拿著一個奶瓶,他會急切地上下揮舞胳膊,嘴巴一張一合。如果他餓了,但是還沒見你拿奶瓶,也會用這樣的肢體語言告訴你,他餓了,你該給他喂奶了。

注意看他想玩哪個玩具,就把那個玩具遞給他。到4個月或5個月的時候,他就會順著你的視線饒有興致地觀察其他事物。你抱著他時,他會用手抓你的肩膀或胳膊,作為對你的擁抱的回應,吃飯時他還會碰你的餐具,“告訴”你他想嚐嚐你的食物。

模仿很重要

大多數時候你都能和寶寶順利交流,你甚至不用費心捉摸他的手勢和表情,就知道他的心思。你會很自然地模仿他的用語,他也會模仿你。

通過模仿他能學到很多東西,如說話的語音語調,體態和肢體語言,而這又可以讓他明白很多東西都是要通過學習獲得的,而不是天生就會的。到6個月的時候,他已經學到很多社會規則了,而且還學著如何積極地融入這個社會中。他現在所學到的肢體語言,將為7個月或者9個月以後的社交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習發聲

起初,寶寶隻能用眼神和肢體動作進行交流,慢慢地,就會學著怎麼發聲,怎麼控製聲音,怎麼把音節連起來,怎樣能發出悅耳的聲音。不斷練習使他的聽力越來越好。如果順利,差不多到6個月底的時候,寶寶就能向你展示幾個跟你學到的音節了。

寶寶4個月的時候喉頭會下降,這樣就能發出一些介於元音和輔音之間的喉音了(通常是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牙牙學語)。但他現在所能理解的東西遠遠超過了自己的表達能力。有研究表明,對6個月的寶寶說話時,如果你發出了不正確的重音,他就會露出驚訝的表情。而且還能區別出陳述語氣和疑問語氣,能通過你的眼神和肢體動作,知道具體的意思。到6個月底的時候,他能聽得出自己的名字,而且會觀察你用什麼樣的口形,發出什麼的聲音。其實,他正嚐試著想在腦海裏繪出一副口形-聲音圖譜,希望不久之後的某一天,能根據這個圖譜發出自己的聲音。

身體協調力增強

寶寶身體的協調性和四肢力量每天都在增強。到5個月的時候,他已經能聯合背部、腿、胳膊、肩膀還有頸部的力量,開始會翻身了。同時,他的身體還比以前更有彈性,即使是躺著,也能用手去抓自己的腳趾頭兒,能把腳趾頭兒放到嘴裏,還會手腳並用抓玩具。

寶寶還會嚐試著站起來,也很歡迎你的幫助。4個月時,他會很喜歡站在你的腿上,在你雙手的支撐下做彈跳動作,一會兒之後,當他膝蓋沒力了,就會撲通一聲坐下去。寶寶從出生到會坐也要花幾個月時間。4個月時,如果讓他坐著,他差不多已經能支撐起上身的重量了,但是會不安分地扭來扭去,盡管這樣,如果把放在他後背的靠墊弄開,沒多久,他就會“坐不住”倒下來。5個月時,即使沒有靠墊等物品的支撐,他也能自己坐上一會兒。6個月時,他已經能在你的攙扶下站30秒鍾了,盡管可能還是晃晃悠悠地不能站穩。

運用胳膊和手

寶寶肌肉控製力的發育是離心性的,先從肩膀開始,最後再發育到指尖。因此,大概到3個月的時候,盡管胳膊的肌肉控製力已經發育得差不多了,但是手的定位還不是很準確。到4個月的時候,他會用兩隻手去抓東西,而且當他把胳膊往前伸的時候,還會借助下身腿部的力量。等到他的身體協調性發育得更好的時候,就能準確抓到想要的東西了。

剛開始時,寶寶不知道怎樣才能把東西抓住,他會用拇指抓東西,放在胸前很低的位置,結果當他想嚐嚐是什麼味道時,發現小嘴夠不著。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會“毫不氣餒”地繼續嚐試。甚至看到地毯上的花,或者圖片裏的人臉,也會用手去抓,結果當然沒有成功,偶爾也能抓到來回搖擺的小玩意兒。等到積累了一定實踐經驗之後,他就會慢慢明白,哪些東西是抓得到的,哪些是不能的,而且手的精細調節能力也會慢慢提高。說不準哪天他就能把一樣小東西在左右手之間傳來傳去了,而且也知道該怎麼用大拇指了。到6個月的時候,他已經能在維持身體平衡的情況下單手抓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