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介紹手勢、觀察並學習寶寶通常使用的手勢,你能夠擴充自己的手勢詞彙量,如果看見寶寶在做手勢,或者在模仿你的手勢,一定要做些事情,讓寶寶知道你已經明白了他所要表達的意思。
語言
寶寶逐漸多話時,和其他人的交談也多了,哭和吃的時間減少了。7個月左右時,寶寶發現改變嘴唇和喉嚨的形狀,從輔音到元音再回到輔音會更容易,就會發出一串咿咿呀呀的聲音。8個月左右,隨著練習發聲,寶寶會叫“媽媽”或“爸爸”,對他來說,容易發出“m”和“d”的音。
9個月時,寶寶的大腦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神經細胞之間突觸的聯係也越發完善,對寶寶的經曆作出回應。寶寶可能理解許多你每天用到的詞:自己的名字,你的名字;一串其他單詞,如唔唔、媽媽、爸爸,奶奶、球、車、更多等。很多寶寶在兩種或更多語言環境下長大,他們會學著說每種語言。慢慢地,你會發現自己的寶寶牙牙學語的階段已經變得越來越熟練了,直到有一天他發出第一個正確的單詞。
小知識
視力和聽力遊戲
寶寶7~9個月時,故事書對他非常有好處,尤其是當有人讀給他聽的時候。與同時期玩的其他遊戲一樣,翻頁也會提高寶寶身體的協調能力,讓他集中注意力。
給寶寶唱搖籃曲,以增強聽的技能,他會撞擊或擺動,力圖模仿你發出的聲音。
鏡子遊戲:寶寶想擊打自己在鏡子裏的影像,可能在你和鏡子裏的你之間看來看去,就好像在做評估。
你用臉和玩具跟寶寶玩“藏貓貓”的遊戲。鼓勵寶寶藏起玩具,找到它們,把你臉上的布拿走。
給寶寶玩具,讓他敲打出音樂,寶寶會識別那些按鈕和發出的旋律,或者喜愛用木勺敲打鍋的遊戲。
帶寶寶出門時,重複那些你看到的事物名稱——讓寶寶接觸它們,聞聞它們的味道,看看寶寶能否做手勢來辨別它們。
在寶寶看著的情況下,把2個玩具藏在水桶下,讓寶寶撞倒水桶,拿走一個玩具,看他是否注意到。
開發新遊戲
寶寶對發現新事物感興趣,喜歡玩那些能發出聲音或打一下會有反應的物件。隨著寶寶手的控製能力不斷增強,嬰兒鋼琴、木勺、鍋或鈴鐺這幾種玩具會變得越來越好玩。
寶寶可能喜歡玩紙或塑料。你要注意,不要讓寶寶被紙邊割破,如果是塑料物品,需要放到他看不到的地方,除非你能夠一直看護著寶寶。
玩一個簡單的放入、倒出遊戲(將物品放到盒子裏,然後把它們拿出來),可能一直吸引寶寶,讓他玩到最後。
當寶寶可以自信地坐著或者爬行,會去拿能打或拉的玩具,像小汽車、卡車、可以滾動的球或硬紙管。
如果寶寶可以站著,而且非常想走路,你可以給他一些大點兒的玩具,比如手推車、嬰兒車或三輪車。
所有的寶寶都喜歡電話,會模仿媽媽和爸爸。
交流遊戲
寶寶敏銳地做出手勢,並能對你的手勢做出反應。開始時,最簡單的表達手勢是運用頭和嘴。搖頭“不”,點頭“是”,張嘴“更多”,親吻動作是“親一下”。當寶寶注視著某樣東西的時候,你可以側過頭去看寶寶在做什麼,然後側到另一邊等著,寶寶也會模仿簡單的手部動作或者介紹自己,可能當他吃完飯後把雙手舉起來。
隻要你和寶寶互相理解,手勢代表什麼意思就不重要了。起初,用語言配合手勢,逐漸地進行重複,逐漸提高。你可以把拇指放在嘴裏代表“奶瓶”,或者敲敲眼睛代表“睡覺”。
你也可以用手勢給物體命名,即使寶寶不用它們,可能也能夠談論它們,這有助於培養寶寶早期對書的喜愛,指著每一部分,給它起名,玩一個遊戲。可以輕拍頭代表帽子,擺動雙臂表示小鳥,撫摸的動作代表貓咪。
與寶寶剛出生時,你慢慢地、有節奏地跟他說話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他仍然可以受益於“媽媽的語調”,也會受益於你通過身體和眼睛給寶寶的暗示。給寶寶每一個能夠學習語言的機會,你麼可以不停地交談、重複話語、輪流說話、問問題。
寶寶的睡眠
入睡的方法
大部分的寶寶,至少在某些場合,被抱到床上的時候會很抗拒。如果你在睡覺前能讓他跟每個家庭成員道聲“晚安”,會很有好處的。如果隻有你一個人在家,就讓他對著玩具、圖畫,或者對著廚房等任何東西說“晚安”。通常,抱怨會持續幾分鍾:你可以安置好寶寶,給他掖好被子,然後站到門外聽著,聽他從號啕大哭到嗚嗚哭,然後到抽泣,最後沉沉地睡著了。
如果你發現站到外麵等寶寶自己安靜下來是件很難的事情,那麼就花幾分鍾收拾他的衣服或玩具。當寶寶意識到自己不是孤獨的,會很快安靜下來,高興起來。如果他很累了,這時讓他放鬆,感到舒服,甚至開始吮手指,拉著毯子偎依著他的玩具。總之,一定要選安全的東西,可以讓他在黑夜裏感到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