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全新的家庭:享受愛(1)(1 / 3)

Family

產後家庭 關係

家庭教養

家庭教養塑造了你為人處事的方式,有些家庭中的成員性格外向,有些則較內斂;有些舉止小心謹慎,有些則不拘小節;有些家庭十分民主,大家經常一起商討問題,有些家庭則比較專製,容不得不同的意見。這些不同的家庭氛圍是由不同的父母營造出來的,蘊含著父母的期望及影響力,具有一定的規則。最有約束力的規則往往是約定俗成的,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

回想一下你的父母是如何關照對方,並怎樣共同承擔家庭責任的,這對你會有一定的啟發作用。你可能認同他們的家庭觀,也可能想開辟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也許你的愛人也有同樣的想法。等你有了寶寶後,會更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你們夫妻雙方的家庭教養也將經受考驗,家庭能否和睦,取決於你倆的家庭教養是否可以和諧地融為一體。不管你對父母處理家庭問題的方式是否認同,他們都會對你產生極大的影響。有些夫妻比較幸福,他們擁有可融合的價值觀和家庭觀,而有些夫妻則由於雙方價值觀存在著差異,導致家庭中出現不和諧的音符。可見,家庭教養對你撫養寶寶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你的新家

在由你、你的愛人及寶寶組成的家庭中,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需求,都會為了這個家而努力奮鬥。家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而不隻是一個簡單的代名詞,盡管你有自己的需求,但為了家庭的整體利益,你也會犧牲自己的需求。有時候你的決定會受到寶寶的影響,有時候則由你的身體狀況來決定,也有的時候你的“家”在決定中具有優先權和最終決定權。不論你的決定是怎樣的,關鍵還在於你如何適應這些情形。不過,如果你生長在一個民主的家庭,遇到問題大家一起出謀劃策,那麼,你處理起問題來往往會比較簡單。

當你發現你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全新的改變時,不妨和過去各自的生活方式做個比較,應該很有意思。如果你覺得和愛人一起會感到緊張,單獨一個人做也會大有裨益。夫妻之間應該經常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更有助於互相理解,能夠弄清對方心情不好、煩悶的原因,從而主動安慰對方,分擔對方的酸甜苦辣。你們還應該了解對方處理問題的原則,互相理解和包容。在處理某些問題時,夫妻雙方應盡量達成一致的意見,這樣更有利於解決問題,增進彼此的信任。當然,在處理某些問題時你們必定會有分歧,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雙方對待分歧、化解分歧的態度和做法。

把你的新家想像成一個剛出生的寶寶,其意識、性格還在慢慢地形成。這種性格是:慷慨大方、心態平和、壯誌淩雲、逍遙自在,還是斤斤計較、暴躁易怒、消沉沮喪、抑鬱不振?此外,你還能想出其他什麼性格特點嗎?這些與你的愛人原來的家庭教養有何不同?

考慮一下家庭中解決各種衝突和矛盾的方式:是討論、爭吵、專製、沉默還是外人幫忙?

把你的家庭想像為一個團隊。這個團隊是擰成一股繩力量大呢,還是化為一盤散沙力量大?一個團隊若想取得成功,該如何團結在一起呢?一個團隊該如何鼓勵它的每一個成員發揮他們最大的特長呢?如果團隊中有一個成員不肯為團隊盡力,團隊又該怎麼辦呢?

規則的衡量尺度

從父母、朋友、老師身上,我們學到一些處理問題的原則,對於這些原則,我們的心中還有著自己的衡量尺度,主要包括三個方麵:時間、空間和感情。

時間規則。適用於規範你的睡眠時間,幫助你了解可以讓寶寶哭多久之後,再把他抱在懷裏。還有一些方麵,可能需要你嚴格安排時間,如“我需要在每個周二晚上會見朋友”。此外,根據具體情況,你需要留出些時間來和你的愛人或保姆共同照顧寶寶。你們夫妻二人的時間觀念可能有所不同,一個人可能習慣說粗略的時間,如“我能去就會去的”,另一個人可能習慣於嚴格守時。

空間領域。有些家庭專門為寶寶準備了一間屋子,把玩具等物品都放裏麵;有些家庭夫妻有單獨的房間;還有些家庭在這方麵比較隨便。

感情的表達尺度更難確定。你可以問一下自己,在愛人和寶寶麵前,當你生氣、煩躁、妒忌,或高興、興奮時,他們可以忍受你多大幅度的感情起伏呢?遇到開心事,在他們麵前大喊大叫或蹦蹦跳跳,你覺得他們真的無所謂嗎?當你的觀點和他人有衝突時,你喜歡用討論還是爭吵來解決問題呢?

在許多家庭中,並沒有明確的家規。但對於那些有家規的家庭,如果家規一成不變,如寶寶從來不在你的床上睡覺等,它似乎就成了絆腳石。意識到並改變這種模式需要各種理由,還需要勇氣,並付出努力。如果你習慣一遇到問題就跟別人商量,並且不發生矛盾和衝突,那麼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協商往往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和寶寶訂立家規的好處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非暴力式的方法對寶寶更有效。你會慢慢找到適合自己家庭的家規,你也可以試試下邊這些建議:

與寶寶相處要講誠信,應該根據寶寶的年齡和你的想法製定明確的家規。要讓所有關心寶寶的家庭成員都知道你定的家規,讓他們知道應該怎樣更好地對待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