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孫永祥.所有權、融資結構與公司治理機製.經濟研究,2001(1).
[65]安義寬.我國發展企業債券市場的基本思路.宏觀經濟管理,2003(4).
[66]汪紅麗.中國企業債券市場發展的實證分析.證券市場導報,2002(5).
[67]徐濤,萬解秋.現代企業融資理論的發展軌跡.經濟學動態,2002(3).
[68]劉宏.企業債券與信用評級市場發展的構想.現代財經,2003(1).
[69]亞瑟·萊維特.論美國債券市場的透明度.證券市場導報,2002(7).
[70]劉凱.企業債券市場管理弊端剖析及政策建議.上海經濟研究,2002(4).
[71]王勇.對我國企業債券市場發展的深層思考.經濟體製改革,2002(4).
[72]何德旭,李武.對我國企業債券市場的思考.金融理論與實踐,2002(8).
[73]劉偉亭.中國企業債券市場發展滯後的微觀基礎分析.經濟體製改革,2004(4).
[74]候傑,王長江,劉曉輝.新製度經濟學視角下的我國企業債券市場發展.經濟體製改革,2002(5).
[75]宋偉傑,歐林宏.我國企業債券市場均衡的理論分析和實證測算.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5(8).
[76]張宗新.中國融資製度內在缺陷的實證分析.改革,2001(6).
[77]李路曲.東亞的政府主導型管理模式及改革困境.經濟問題,2000(11).
[78]龔翔.畸弱的公司債券:資本結構理論的現實悖.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5(4).
[79]林治海.影響我國債券融資的主要因素分析.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4(6).
[80]唐鐵強.亞洲金融危機後的泰國債券市場發展觀察.經濟前沿,2006(9).
[81]鄒輝文,劉融斌,湯兵勇.證券市場效率理論及其實證研究評述.中國軟科學,2004(9).
[82]張宗新.融資製度:一個國際比較的分析框架.世界經濟,2001(9).
[83]邢燕.危機後的亞洲新興企業債券市場———現狀、問題及對策.亞太經濟,2004(1).
[84]吳騰華.韓國債券市場:結構、工具與基礎設施.世界經濟研究,2005(2).
[85]張秋.淺析馬來西亞公司債券市場.亞太經濟,2002(5).
[86]李再揚,馮根福.西方金融市場效率理論發展述評.財貿經濟,2003(7).
[87]王維安,王旭祥,郭福春.東亞國家的債券市場為什麼不發達.亞太經濟,2003(5).
[88]黃上國.製度變遷理論的新進展.浙江社會科學,2004(4).
[89]馬宏偉.從政府主導型製度創新到市場主導型製度創新———對東亞現代化路徑的考察.經濟評論,2004(5).
[90]張捷.東亞企業的融資模式、治理結構與金融危機.世界經濟,2000(8).
[91]楊定華.金融市場微觀結構理論綜述.雲南財貿學院學報,2003(4).
[92]錢春海.我國企業債券市場問題的體製性分析及對策.財經理論與實踐,2001(6).
[93]劉愛民,李天德.金融傳染與發展中國家的防範.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4).
[94]杜方利.東亞發展模式與東亞金融危機.世界經濟,1999(2).
[95]王一萱.資本項目國際收支危機與東南亞金融危機.國際金融研究,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