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肯號”上的水手們捕殺了鯊魚後,竟然在魚腹中發現了一個瓶子。
1864年7月26日,英國貴族院蘇格蘭十二元老之一的愛德華·格裏那凡爵士,率領著他的一艘華麗的遊船“鄧肯號”,在北海海麵上全速航行著。
“鄧肯號”剛剛建成,此刻正在克萊德灣外幾英裏的後方試航,格裏那凡爵士和他年輕的妻子海倫夫人,以及一個表兄麥克那巴斯少校都在船上。忽然,望台的水手前來報告:有一條大魚正尾隨在船後。船長約翰·孟格爾叫人將這事告訴了格裏那凡爵士。格裏那凡爵士便和麥克那巴斯少校一起來到尾樓頂上,詢問船長那是一條什麼魚。
“閣下,”孟格爾對爵士說,“這是一種叫‘天秤魚’的鯊魚,是鯊魚中最貪饞的一種。如果閣下和夫人感興趣的話,我可以給大家展示一下怎樣捕捉這樣的鯊魚,讓大家觀看到動人的一幕。況且,這種魚對人有危害,捕殺它也就是除一害!”
在格裏那凡爵士的許可下,孟格爾發出了捕魚命令。爵士叫人通知海倫夫人。夫人也上到尾樓頂上來了,她興致勃勃地來觀賞這動人的一幕。水手們把粗繩從右船欄扔下海去,末端係一個大鉤,鉤上穿著一大塊臘肉。
海上風平浪靜,海水清澈,鯊魚在海麵上自由而快速地遊來遊去,大家看得一清二楚。它忽而沉入海裏,忽而飛身躍進,敏捷矯健。“鄧肯號”上的乘客和水手們都出神地注視著鯊魚的動作。一會兒那家夥就遊到鉤邊來了,它打了一個滾,以便更容易吞食,那麼大的一塊香餌到它的粗大喉嚨裏馬上就失蹤了。它立刻拖著纜索猛地一搖頭,於是就被鉤上了。水手們看到時機成熟,快速旋轉著轆轤,把怪物吊了上來。大魚的頭很寬,好像一把雙頭鐵錘安放在一個長柄上,所以英國人叫它“天秤魚”。
按照習慣,鯊魚將被剖開肚子。因為水手們知道鯊魚什麼都吃,便希望在它的肚子裏找一點兒意外的收獲,這種希望並不是經常落空的。
海倫夫人不願參加這種腥臭的“搜索”,回尾樓去了。鯊魚還在喘息著,它有3米多長,600多斤重。天秤魚雖不是鯊魚中最大的一種,但至少也算是最凶猛的一種。
不一會兒,那大魚被人們毫不客氣地用大斧頭剖開了肚子,魚鉤直吞到肚子裏,但肚子卻是空空的,很明顯,那家夥很久沒吃東西了。失望的水手們正要把魚的殘骸扔下海,這時,水手長的注意力突然被一件東西給吸引住了,在鯊魚的肚子裏,有個粗糙的東西。
“呃!這是什麼呀?”人們被水手長的叫聲吸引。
“是瓶子。”大副湯姆·奧斯丁說道。
“怎麼!”格裏那凡爵士也叫了起來,“鯊魚肚裏有個瓶子!你們小心點兒把瓶子取出來,看看瓶裏有沒有什麼重要的東西,海上找到的瓶子裏常常裝著寶貴的文件。”
在海上,小事都常常被當成大事對待。當奧斯丁取出瓶子後,大家都對這個瓶子感到好奇,一聲不吭地望著玻璃瓶子,心裏揣測著:
這裏麵裝的是船隻出事的線索呢,還是一個航海者丟到海浪裏玩的不相幹的信?
格裏那凡指著瓶外麵凝固的雜質說:“可以判定,這瓶子在鑽進鯊魚肚子以前就已經在大洋裏漂流了很久。”
格裏那凡一麵說,一麵仔細地拔開瓶塞子,頓時一股鹹味布滿了尾樓。
“怎麼樣?”海倫夫人迫不及待地問。
“沒錯,”格裏那凡說,“我沒有猜錯!裏麵有信件!”
爵士把瓶頸敲斷,小心翼翼地將粘在一起的紙抽了出來。這幾張紙片由於海水的侵蝕,字跡模糊,隻能辨認出一些單個的字詞,連不成句,拚不成行。格裏那凡顛來倒去仔細地觀察著,連最細微的一筆一畫都沒放過。
“這是三封不同的信件,但很可能說的是同一個內容。”格裏那凡看了看朋友們,說道,“這三個信件分別是用英文、法文、德文三種文字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