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孔、孟之“仁”,現代學者的詮釋各有側重。馮友蘭先生認為仁是真情實感,侯外廬先生主張仁是心理因素,蕭萐父先生界定仁是自覺精神,李澤厚先生解釋仁是實踐理性……各位學者雖然都是依據相同的文本,但解釋孔、孟之“仁”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係統。以筆者的眼光看來,孔、孟之“仁”有三方麵內涵:即惻隱之心、仁愛行為和仁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