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真傻假傻大不同(3)(1 / 2)

3.吃虧就是占便宜

我最先聽到“吃虧就是占便宜”這句話的時候年紀還小,並不能真正的明白其中的意思。

一般來說,吃虧就是吃虧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利益被別人占據了,而相對,占便宜也是實實在在的獲得本該不屬於你的利益,看得見、摸得著的。比如買東西多得了東西少給了錢,就是占了便宜。吃虧和占便宜,兩者怎能混為一談呢?

但是“吃虧就是占便宜”卻不能這麼簡單的從表象來理解。舍得吃虧,甚至認為吃虧是好,表麵上看起來確實是笨是傻。可是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如果在有些事情上沒有些吃虧精神,又怎麼能有所收獲呢。

吃虧是不是占便宜,這是個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在表象上吃虧了,可是如果我們能以仁者之心去寬大的看待,變不會在意這點“吃虧”。“吃虧”反而可以讓別人看到我們的不計較,以廣闊的胸襟感動別人,也是對我們自己精神態度的提升。這就是我們占的“便宜”。

佛教裏麵常說“吃虧是福,占便宜是禍。”對於即使不是信徒的人,也是有著很大啟發作用的。別人不幫助我,我卻幫助別人,別人討厭我,我卻不懷恨在心,別人不尊敬我,我還以禮相待,聽起來確實很少。但是同時也在培養我們的心性,心強大了,就沒有什麼苦難能擊敗我們了。學傻一點,不要那麼精明,我們的真正的智慧才會出來。

這樣好像說的深遠了,如果說的淺顯一點,比如當別人都不願意去做的事情,我們去做了,迎難而上了,看起來確實又是在吃虧,可是通過做一件事情所獲得的經驗和學識,別人卻無法得到,難道這不是占了便宜麼。

事物都有兩麵性。失去了,吃了虧,也不一定是不好的,得到了,占了便宜也不一定好,反而有可能是種負擔,得到越多,負擔就越重。而吃虧了,若是懂得清醒的對待和分析,變可以吃一嵌長一智,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不是就把吃虧變成了占便宜麼。

吃虧就是占便宜,是著眼於長遠的目標規劃,不汲汲於眼前的小利。

在日本有一家叫奇士達的公司,公司的經營理念是:“吃虧就是占便宜,所以情願選擇吃虧一途。”

對於以獲得利益為目標的企業來說,實在難以想象本著這“吃虧就是占便宜”的經營理念該怎麼發展。

但是,奇士達公司卻發展的很快速,成為了年營業額兩千億日元的績優公司。

企業都追求利潤,很多利潤低或者風險大的生意是沒人參與的,大家有願意去競爭利潤高的生意。而奇達公司卻吃虧式將這些沒人願意做的生意承接下來,反而沒了競爭對手,生意自然大好。奇士達正式因為一直做著別人覺得會虧損的生意,通過社長的良心經營,才獲得了成功。

李嘉誠曾向別人說過他為什麼能獲得成功,那是因為有很多人樂意與他做生意,至於為什麼樂意,歸根結底是因為李嘉誠會把很好的利潤讓給合作方,同他做生意的人能賺到更多的錢,同別人就賺不到那麼多,自然與他做生意的人就多了,生意也就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