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輯三 自我修養篇(5)(1 / 3)

黃岑(黃金)遍地都是,沒人願意去作假;阿魏很名貴,造假的就多。客人來了,主人不迎接,這個主人跟個傻子差不多了。

這四句連起來可以這麼理解:不是主人傻,而是客人串門太頻繁,天天上門,讓人不待見。要是稀罕客人,主人就會很熱情——人都這麼勢利。

貧居鬧市無人識,富在深山有遠親。

心得

窮鬼住在鬧市,沒人認識;富豪住在深山,大家都來攀親。貧與富是錢財上的,鬧市和深山是地理位置上的。沒錢,在哪兒都沒人搭理;有錢,身處深山都有人來攀親。世態就是這麼炎涼,人情就是這麼世故,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

心得

誰在背後都被人說,反過來,又都是在人麵前說別人。世上有什麼秘密嗎?除非爛在自己的肚子裏,否則,就有人把它宣揚出去。中國人就是喜歡濫嚼舌根,這提醒我們,不要輕易相信人,人前人後得謹慎小心。

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勸有錢人。

心得

有錢的人,說起話來有人信;沒錢的人,說真話都沒人信。不信你看酒席上,大家不都在圍著富人轉?

這幾句說的是錢財在社交中的影響,現在也是如此,但大家更信專家的話。所以看電視,翻報紙、雜誌,事件一發生,記者的采訪話筒就遞到了專家麵前,專家正襟危坐,說著各種各樣的看法。所以,有錢人就聯合專家,控製輿論;專家出賣知識,賺些外快。

鬧裏有錢,靜處安身。來如風雨,去似微塵。

心得

把市麵搞活了,才能賺錢;安靜的地方,是用來養生的。來的時候,大風大雨;去的時候,好似微塵。

這裏看到了一個真理,要賺錢,就得把人的欲望激發出來——把東西搞得熱鬧,吸引人的眼球,人才會掏錢消費。錢財是什麼?經濟是什麼?兩者其實是一樣的,就是資源、能源的貨幣化。把地裏的礦產挖出來,做成汽車;把煤、石油挖出來,製成汽車可用的油:這樣,汽車就開動起來了。然後,通過市場銷售人員的一通忽悠,大家都來掏錢買。於是,資源、能源變成了錢,交易完成,GDP上升。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要有資源、能源,要有市場,還要有各種各樣的人。人一方麵發明創造,把資源、能源製造成各種產品,另一方麵想辦法去激發你的各種欲望。但是資源、能源是有限的,所以,古人常勸帝王要節欲。古人能利用的能源絕大部分是太陽能,資源主要是土地,這兩項的利用率都受限製,不能無限提供產品,所以要節省著用。現在的人迷信科技,科技許諾會在明天把現在的一切問題解決好,所以不用擔心,呼籲大把消費。沒錢,銀行給你信用卡消費,但結果究竟會怎樣呢?解決方法還沒看到影子,資源、能源的枯竭已經迫在眉睫了。

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攢舊人。

心得

長江的水一浪接一浪,長流不止。這告訴我們,人也應該後人接著前人,一步步前進,才能把社會建設得更好。

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心得

靠近水邊的樓台先看到月亮,向著太陽的花木能夠早得到陽光的照射。這是兩個很自然的現象,它告訴了我們什麼呢?先一步占據要道最重要。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心得

月還是古時的月亮,人已換了幾代了。張若虛詩:“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時光的流逝讓人感慨。孔子說:“逝者如斯夫。”——時光的流逝就像水一樣,一去不複返。蘇軾在《赤壁賦》裏說:你看看水和月,“逝者如斯,而未嚐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水不停往前流,月在那兒一動不動;月圓缺變化,長江水還是長江水。時間變化不可勉強,我們隻好自我安慰,想辦法看開點。蘇軾繼續說道:“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從事物的變化特性來看,天地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中,一眨眼,已是一個新的世界;從物質不滅的角度看,我們和天地一樣長久存在,又有什麼值得感慨、傷心的呢?

先到為君,後到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心得

古代實行嫡長子繼承製,所以,皇帝的兒子,誰早生下來,誰是太子,後生的就隻能做臣。

不要以為自己很早,還有更早的人呢。

四句連起來,可以這麼理解:先到的占據主動,所以做任何事,都要想方設法先走一步。在市場上,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就是先走一步的表現。

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

心得

不要相信別人說自己比直人還直,也要提防有人說自己比仁人還要仁義。山上有長得直的樹,世上哪有心直的人?

四句連起來理解就是:因為山上環境單一,所以長得出直樹;社會環境複雜,直人無法生存。所以對什麼自稱直人、仁人的人要多加提防。

自恨枝無葉,莫怨太陽偏。大家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心得

不要因為樹枝上沒長出葉子,就怪太陽照偏了。因為太陽普照大地,不會有偏心。這就告訴我們,人的很多事不如意,那都是命運注定。命運天所定,別人幹涉不了。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一家之計在於和,一身之計在於勤。

心得

寅時,淩晨三點到五點。一年的基礎是春天,一天的基礎是早晨,一家的關鍵在於和氣,一個人的成敗在於是否勤勞。春、晨、和,主要還在於勤,在於自我的主動、勤勞,不然春、晨、和的話都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