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休問榮枯事,觀看容顏便得知。
心得
事事留心皆學問。有些事不用問,察言觀色就能明白了。這察言觀色、事事留心的過程,也是人相互交流、溝通的過程。所以,這樣得來的學問就不是一個枯燥的知識體係,而是一個走向人與人和諧相處的過程。
官清司吏瘦,神靈廟祝肥。息卻雷霆之怒,罷卻虎狼之威。
心得
皇帝通過官員管理地方,官員通過小吏溝通百姓;廟宇也是這樣,神靈通過寺廟管理人員和求神的人交流。這樣,管理的層級一多,容易產生損公肥私等問題。如何避免呢?後麵的兩句告訴我們,在上者不要動不動大發雷霆,不要動不動耍威風,自以為高高在上,在下的就應該匍匐在下仰視。去掉了這層心理,多親近下層人,中間的階層自然就不能上下其手、狐假虎威了,也就失去了損公肥私的機會。
饒人算之本,輸人算之機。好言難得,惡語易施。
心得
算,計算得失。計算得失不在於得到或失去,而在於如何和他人相處。輸,把東西送給他人。你看,人與人之間,難得說人好話,說起是非來,隨隨便便就出了口。所以,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才是最重要的。饒恕人家的過錯,寬容以待,時不時還贈送別人一點東西,別人就會感恩戴德,改變對你的態度。這之後,你得到的不是要多於失去的嗎?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道吾好者是吾賊,道吾惡者是吾師。
心得
駟馬,古時的馬車,四匹馬並駕齊驅的叫駟馬。四匹馬拉的馬車都追不上,可見你說與做之快,信守承諾之誠。我對別人要信守承諾,別人對我是好是壞,就看他每天說我這好那好,還是說我還有不足,需要改進。說我這好那好的是在嫉妒我,說我不足的是在促進我。嫉妒我的不是真正對我好,促進我的才是我的良師益友。
路逢險處須當避,不是才人莫獻詩。
心得
看著險難的路,就避開走;不是才子,就不要去給人獻詩。獻詩是才子幹的事,是件需要才能、機智的事,對沒有這些才能的人來說就是件險事。險事要盡量避開,不要附庸風雅地充當才子。這就像走路,要盡量走平坦大道,遇到危險的路就繞開走。
三人同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心得
這幾句話出自《論語》。人好學,不必跑很遠的路去請教專家、導師之類。朋友之間,就有值得學習的人和本領。看到朋友的好處和本領,就作為榜樣學習;看到他的不足,不嘲笑,而作為自己的反麵榜樣,改進自己。朋友團結互助,互相促進,就是很好的學習之道。魯迅先生在《導師》這篇文章中建議道:“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不如尋朋友,聯合起來,同向著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們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問什麼荊棘塞途的老路,尋什麼烏煙瘴氣的鳥導師!”
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人有善願,天必佑之。
心得
人要成就一番事,首先得努力,從小就立誌,踏實去做,不然到老會一事無成,隻有感歎、悲傷。其次得有好的願望,想要成就的是對社會、對大家都有益的事。有益的事,老天都會來幫忙,更不用說周圍的人了。
莫吃卯時酒,昏昏醉到酉。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淒。
心得
卯時,早上五點到七點;酉時,下午五點到七點。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最不可做的是喝酒,喝了容易醉,一天昏昏沉沉就過去了。到傍晚,不要得罪老婆。白天男人為主,晚上女人為主。罵了老婆,老婆就會生氣、受委屈,連累到你也會不痛快。
種麻得麻,種豆得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心得
有什麼因就會有什麼果,做了什麼事,就會有什麼報應。做好事得好報,做惡事得惡報。做了惡事還沒有得到惡報的,不要一時僥幸,以為老天瞎了眼。恢恢,寬廣的樣子。老天的法網無邊無際,沒有人能逃得了。看到如此結果,人要盡量多做好事。
見官莫向前,做客莫向後。寧添一鬥,莫添一口。
心得
對一個產出有限的家庭,寧願多給別人一鬥米,也不要多一個人吃飯。送別人東西是有限的,多一張嘴的需求是無限的。這就好比看見一個官員,你去套近乎,然後官員賴上了你,長住你家白吃白喝,你有限的家底如何供應得起?又比如你去別人家做客,即使送上很多的東西,送一次就完,沒有後顧之憂,又何必躲著不去?
螳螂捕蟬,豈知黃雀在後。
心得
螳螂捕蟬,黃雀捕螳螂。世上一物克一物,形成了完整的生態鏈條。對於做人來說,做好事會改變我們的生存環境,做壞事就會惡化生存環境,就會有更壞的人在前麵等著整治你。
不求金玉重重貴,但願兒孫個個賢。
心得
做大事,得人重要還是得物重要呢?自然是得人。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經營家庭呢?也是如此。金銀財寶雖然貴重,但隻能給你帶來有限的好處。兒孫賢明,會讓你的家族代代昌盛,傳之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