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觸,觸犯。有人觸犯你,不要太計較;事情一過,心頭的火就下去了,時間一長也就忘了。
秋天滿山秀色,春來處處花香。時時、處處都有美景,關鍵看我們的心態。
四句也可以連起來這麼看:時時、處處有好的一麵,也有壞的一麵,就看你怎麼看。所以,要看到好的一麵,不要跟人太計較。
從能量守恒定律來看,人的任何活動都會消耗能量,包括閱讀、思考、焦慮等。事事在意,消耗的能量就多。能量消耗後變成垃圾堆積在體內,就會致病。所以,多看開點,對人對己都有好處。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心得
海水是無法用鬥來量的,那麼也不要通過外在相貌來判定一個人。這似乎和“麵善則心善”的內外一致觀不相一致。但賢文是對常人說的,看相識人,那是高人幹的活。
清清之水為土所防,濟濟之士為酒所傷。
心得
水來土擋,酒來呢,人的身體擋,所以,人的身體就會被酒精傷害。從力的角度說,任何東西隻要一接觸,就會產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這個力一大,就會對雙方造成傷害。所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喝酒,不要喝高。
蒿草之下,或有蘭香;茅茨之屋,或有侯王。
心得
蒿草之中,可能會長出很香的蘭草。這告訴我們,茅屋的窮人,可能有一天會出大人物。人才出自民間,賢文中多處提到這個意思。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民間多艱難,所以能成就人才。在太平時,社會結構固化,人才不容易突破限製得到任用。但到亂世,幹出大事業的大多來自民間。
無限朱門生餓殍,幾多白屋出公卿。
心得
餓殍,餓死的人。朱門,富貴人家;白屋,貧窮人家。富貴人家有人餓死,貧窮人家有人當上高官。其實,是朱門出公卿,白屋有人餓死。但現在情況倒過來,除了社會出狀況,更多是要提醒大家,注意個人修為,注意治家。儒家經典《大學》說道:治國在齊家,齊家在修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醉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萬事省先定,浮生空自忙。
心得
壺,酒壺。喝醉了,精神迷離,覺得什麼都被放大了。
事情看清楚了,心也就安定了;沒有目標地亂忙,不知道忙了些什麼。
四句連起來可以這麼看:事情看明白了,人心就容易安定。沒有目標,就會感到空虛。這時,喝酒是平常人一般選擇。看不到目標,不如讓自己忘了還需要有目標。
千裏送毫毛,寄物不可失。一人傳虛,百人傳實。世事明如鏡,前程暗似漆。
心得
送給千裏之外的人一根毫毛,但禮輕情意重,不可隨便拋棄。
一個人說假話,經過一百個人的傳播,人也就會相信。希特勒說:假話說上一百遍,也就成了真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可見這是個普遍的社會現象,人不愛動腦子去思考,容易輕信別人。特別到了現在,信息爆炸,知識激增,科學高度專業化,每個人擁有的知識有限,就更加容易相信專家。從科學來說,一百人都說同樣的事,足以形成強大的證據,讓人相信他們的傳言。
世事看起來跟鏡子一樣透明,我的前程卻像黑夜一樣黯淡。賢文很有意思,有時冷不丁就冒出一兩句很隨意的作者的心聲,讓我們讀後感覺很不協調。
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大廈千間,夜眠八尺。千經萬典,孝義為先。
心得
田再多,收的穀子再多,最後一天能吃下的也不過是一升;房子再大,晚上需要的也就是八尺來寬的一張床。世上的一切,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要貪多務得。
經典的書再多,講的道理都離不開孝義二字。
這幾句連起來可這麼理解:不要注重外物的多寡、美醜,要注重孝義的踐履。其他東西死了也就沒了,孝義可讓你百世流芳。
一字入公門,九牛拖不出。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心得
什麼事一到了衙門,就不容易再出來了。衙門看著是朝天開,暗地裏卻是權錢交易,沒錢的還是少進去打官司。後麵兩句解釋了前麵兩句:為什麼衙門易進難出?不搜刮你一點東西,是不會輕易讓你出去的。所以衙門是為富人服務的,平常百姓還是少進。
富從升合起,貧因不算來。家中無才子,官從何處來。
心得
升、合,量器。李自成起義時教百姓唱歌: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裏麵的升與合跟這兒的意思是一樣的,是很小的容量單位。
富貴是從小打小鬧開始的,貧窮都是因為平時不精打細算。兒子沒才能,官位不可能從天而降。前後兩句連起來可以這麼看:既然家裏人沒才能,那就精打細算過日子吧。
萬事不由人計較,一身都是命安排。急行慢行,前程隻有許多路。
心得
一切事人都沒法去計劃,都是命運的安排。走快點走慢點,前麵也是那麼些路程。連起來看就是:既然一切天注定,那不要想著快走或慢走,一切隨它去。
賢文的作者有時提出很多為人處世的建議,有時又說一切天注定,不要管那麼多,有點自相矛盾。但人生就是矛盾,作者有時過得好點,有時過得不如意,感悟自然不同。作者實錄,我們也不用非得把它從邏輯上貫通了,關鍵在於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