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古代文明光輝燦爛(6)(1 / 3)

魏晉南北朝對外發展和科學文化(220—581年)

1對外發展(關係)

魏晉南北朝當然不能與秦漢帝國的強盛相比,但國威不減,周邊國家遣使來中國朝貢不斷。

魏景初三年(239),日本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遣使到帶方郡(今屬朝鮮)要求“朝獻”,經帶方郡太守劉夏派吏將護送進京(洛陽)獻禮物。魏明帝授予卑彌呼女王“親魏倭王”金印,封使節以官職,還賜予黃金、五尺刀、銅鏡、珍珠、鉛丹(紅色顏料)及紡織品多種。魏明帝的詔書、金印及禮物於正始元年(240)由帶方郡使者送到日本。這是中國使者第一次赴日。銅鏡中有一麵在島根縣大原郡加茂町神原的神原神社古墳中發現。金印、銅鏡、鐵刀等傳入日本,使日本的冶煉技術迅速提高。當時日本對中國輸入的少量銅鏡已不能滿足,開始自己動手製造。於是以中國鏡為範板,製造出“倭鏡”(國產鏡)。據統計,全日本出土青銅鏡有3000麵,其中三分之二是倭鏡。鐵刀的流入,無疑也推動了日本的鐵器生產。

其後日本又先後三次來中國朝貢,相互贈答禮物,這裏從略。

自晉武帝泰始二年(266)至東晉安帝義熙九年(413)中國史書上中斷近150年的日本朝貢至是記載重新開始,此時日本已進入大和國倭五王時代。大和國勢力強盛,經濟發展,對中國各種物品的需求增加,想通過朝貢來滿足需要。而當時朝貢是獲得中國物品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盡管中國政權更迭頻繁,但隻要有可能日本就力圖保持這種朝貢關係。實際上這不僅是進行貿易的一種方式,而且由於日本侵略朝鮮遭到失敗,日本想借中國的權威加強在朝鮮半島的勢力。這一點在第五、第十一次朝貢中尤其明顯。現將倭五王時代向中國曆朝的朝貢概述如下:

第一次:東晉義熙九年(413)倭王讚(仁德天皇)遣使向東晉進貢方物。

第二次:劉宋永初二年(421)倭王讚遣使朝貢。

第三次:劉宋元嘉二年(425)倭王讚又遣使司馬曹達奉表獻方物。

第四次:劉宋元嘉七年(430)倭王讚第三次遣使朝貢。

第五次:劉宋元嘉十五年(438)倭王珍(反正天皇)遣使朝貢,上表要求除正。因為420年宋武帝曾冊封百濟王為鎮東大將軍,爵位在倭王之上,珍對此極為不滿。除正的稱號為“使持節、都督倭·百濟·新羅·任那·秦韓·慕韓六國諸軍事、安東大將軍、倭國王”。宋文帝對珍的要求未允,隻同意他繼承前王的稱號——“安東將軍、倭國王”。

第六次:劉宋元嘉二十年(443)倭王濟(允恭天皇)遣使朝貢,要求冊封。宋文帝仍封他為“安車將軍、倭國王”。

第七次:劉宋元嘉二十八年(451)倭王濟第二次遣使朝貢。宋文帝把倭王珍要求過的稱號,即“使持節、都督倭·新羅·任那·加羅·秦韓·慕韓六國諸軍事、安東將軍”賜予倭王濟。後又晉升為安東大將軍。

第八次:劉宋大明四年(460)倭王濟第三次向宋孝武帝朝貢。

第九次:劉宋大明六年(462)倭王興(安康天皇)遣使朝貢,宋孝武帝隻封他為“安東將軍、倭國王”。

第十次:劉宋昇明元年(477)倭王武(雄略天皇)遣使朝貢。宋順帝封他為“安東大將軍、倭國王”。

第十一次:劉宋昇明二年(478)倭王武遣使上表,由宋順帝封為“使持節、都督倭·新羅·任那·加羅·秦韓·慕韓六國諸軍事、安東大將軍、倭國王”。宋順帝冊封時,從倭王自稱的爵號中剔除百濟而包括了新羅。這是因為新羅與劉宋沒有聯係,而百濟於永初元年(420)與劉宋通好,百濟王被封為鎮東大將軍。當時劉宋想通過百濟牽製高句麗的力量。

第十二次: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封倭王武為鎮東將軍。

第十三次:梁武帝天監元年(502)封倭王武為征東將軍。

中日通好後,中國文化不斷地流入日本,給後來飛鳥文化的形成帶來很大影響。

2佛教傳入及其發展

西漢末年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是沒有疑問的,其確切的年代一般認為是東漢明帝永平十年(67)。佛教初傳中國時,漢人隻把它當作神仙的一種,拜佛和拜其他神仙一樣,目的在於求福庇和延年益壽。當時第一部編譯的佛教經典共計四十二章,稱為《四十二章經》。東漢末年許多外國僧人到中國來,譯出不少經典,並在洛陽建立眾多寺院。白馬寺為中國建立的第一座寺院,為東漢初年所建。後來洛陽以南直至徐州、揚州都有寺院建立。

漢代佛教與中國固有的道教相混合,佛教經典中摻雜道教教義。三國時也是如此。魏晉時期因為玄學流行,佛教又和玄學相混合,佛教專有名詞往往用玄學來解釋。著名的高僧都懂玄學,不僅僅講佛經,還兼講老莊和周易。如高僧慧遠在廬山講經就是如此。

魏景元元年(260)潁川人朱士行為了研究佛法,不辭艱辛,遠至西域於闐國求經,獲得《放光般若經》。由此可見,當時已從佛道混合的狀態轉入佛教教理的研究,開始獨立解釋佛教專有名詞。西晉滅亡之後,北方長期在異族君主統治下,所有異族君主都信佛教。他們信佛因為佛教教導人們將一切苦難歸於因果報應,消除任何反抗意誌,佛教可以起到麻痹反抗意識的作用;同時佛教來自外國,更容易被異族君主接受,真正替他們服務。後秦姚興更是十分尊重佛教,招請西域大翻譯家鳩摩羅什譯經,在長安大開譯經道場,於是許多佛教經典被翻譯出來。鳩摩羅什的弟子僧肇是個學問淵博的高僧,他排除一切“無有”、“本末”的理論,認為“有無合一”、“體用不二”,故本體為非有非無,也就是說一切現象雖然虛假不真,因為不能永存,但現象之存在也不可謂之“無”。南方僧人竺道生主張:一、“頓悟”,不要長期修行;二、認為人人都可成佛;三、因果報應並無真憑實據,隻是誘人向善而已。道生的主張當時受到排斥,但唐以後禪宗流行,實際上就是受竺道生的影響。

一般說來,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國發展,是因為它有幫助統治者維持封建秩序的功用。正如宋文帝所說:“若使率土之民,皆純此化,則吾坐致太平,夫複何言。”雖然如此,但佛教至隋唐便產生了天台、華嚴、唯識、禪宗、淨土、密宗等具有中國特色的許多宗派,其思想對我國哲學、文學、藝術和民間風俗都有一定影響。

3中國第一位無神論者範縝

佛教自西漢末傳入中國以來,信仰日益興盛。經魏晉至南北朝,皇帝、人民上下一致信佛,梁武帝(464—549)信佛,甚至三次舍身同泰寺。佛教是一種消極悲觀的宗教,是一種主觀唯心論,認為外界全是虛妄,全是空,隻要從虛妄中解脫出來,歸於寂淨,才可以脫離一切生老病死之苦,到達涅槃。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國發展,是在於:一、和中國當時流行的思想隨時配合,二、承認封建秩序,有幫助扶持封建秩序的功用。盡管如此,至南北朝曾發生過幾次反佛鬥爭,因寺院經濟(寺院擁有土地)和政治獨立性(僧尼不拜皇帝)問題,皇帝曾多次下令淘汰僧尼。此外,從理論上反對佛教的大有人在,一類是以南齊時道教徒顧歆為代表,其根據主要是“夷夏之別”,中國人與印度人本性和習慣都不同;其次是佛教無君臣父子之禮。另一類是以齊梁時唯物主義哲學家範縝(約450—約510)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