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特殊狀況下的醫患溝通(6)(1 / 2)

三、臨終關懷中的溝通實施

(一)與臨終患者的溝通及交流

1.直麵臨終患者

處於臨終階段的患者,由於其心理的特殊性,使得溝通的內容也與普通患者有所不同。

這些內容不僅包括對死亡的看法和認識,還包括對人生的一些重大問題,如成功與失敗、愛與恨、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愧恨與過失等的交流與討論。

(1)直麵死亡。臨終是整個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現實。患者很想知道病情,隱瞞和欺騙的方法會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不良影響。作為臨終關懷的實施者,應該幫助患者及其親屬共同麵對現實,正確認識疾病,了解死亡是人生命中的客觀規律。通過與患者及其親屬推心置腹地交流、討論,使患者對疾病的現狀、發展和治療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也增強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感、安全感,從而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在有限的時間裏盡量提高生活質量,維護患者的尊嚴。

(2)生命回顧。通過啟發和幫助患者進行生命的回顧,共同懷念難忘的事與人來調節心理平衡。患者在臨終階段不僅會對即將到來的死亡進行思考,而且還會對自己所走過的人生道路進行回憶。患者在臨終階段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對自己的人生旅程進行數次回憶,在回憶中體會人生的酸甜苦辣。回憶不僅可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填補空虛、脆弱的精神世界,而且可以平衡心理。回憶的內容包括:①回憶成功可肯定自我,減輕自卑心理。很多患者在臨終階段喜歡回憶自己以往的成功業績,並願把它告訴給別人,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賞與肯定,以產生一種成就感和死而無憾的感覺。②回憶美好的友誼和愛情可填補空虛心理。

回憶以往生活中的美好,如甜蜜的愛情、真誠的友誼、難忘的閱曆等,可在相當程度上使臨終患者產生心理上的滿足。③回憶痛苦的經驗可宣泄患者的怨恨與怒氣。雖然回憶可激發患者的怨恨與怒氣,但宣泄出來以後,許多患者就會顯得心平氣和。

(3)詮釋人生。臨終階段是人生的結束時期,也是對人生總結和感悟的寶貴時期。臨床上很多臨終患者感悟到,年輕時為一些當時看來十分重大的事情如利益、地位而不擇手段地追求是多麼的不可思議。經過人生幾十年的坎坷經曆,許多患者在臨終階段開始大徹大悟,對名譽與地位、成功與失敗、金錢與利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許多患者常喜歡通過對自己過去坎坷人生的回憶,重新體驗和挖掘生命的意義,總結人生經驗,引發有價值的人生哲理。

這些寶貴的人生經驗對教育後人是十分難得和十分重要的。

(4)與患者談論其感興趣的話題。由於每一位臨終患者的文化水平、社會經曆、宗教信仰以及興趣愛好不同,因此與他們談論的話題也就千差萬別。醫務人員要善於在溝通中發現患者感興趣的話題,引導患者交談,滿足其心理的需求,減輕其內心的痛苦。

(5)子女親情。在臨終階段,人總是會回憶親情、談論親情、尋找親情、需要親情。許多臨終患者在死前一般有兩個要求,一是要見家裏的親人和好友,二是要求回家看看或是要求最後能死在家裏。由此可見,家裏的親人和知心好友在臨終患者的心裏是何等的重要。醫務人員應當與患者的親屬一起努力了卻患者的心願。實踐中,醫務人員還可以與臨終患者一起談論其子女的工作成就和家庭幸福,一起觀看患者後代的影像資料,共同分享患者的親情。

2.溝通技巧與方式

與臨終患者溝通和交流是一種心的約會,一般在溝通中有兩種形式:一是言語性溝通,即通過語言來交談,其語氣、語調等起著很大的作用;二是非言語性溝通,亦稱軀體語言交流,即用眼神、表情、姿勢、動作等進行溝通。非言語溝通在臨終關懷中通常是潛意識促動的,因此要比言語溝通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