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臨終患者溝通和交流中必須注意語言清楚,態度誠實,直言有分寸,特別要善於認真傾聽患者的說話,在傾聽過程中做到注意力集中,目光應正視對方的眼睛和麵部,保持眼神的接觸。在交談時用親切的眼神與患者眼光平行,傳遞對患者的理解和同情之心,同時要掌握聲音的大小和語調,避免任何使患者感到難堪和不快的事情;要使用禮貌用語,充分尊重患者,不要使用耳語或咕噥,更不要刺傷患者的自尊心;不要當著患者的麵抗辯,不要假裝聽,要盡可能使患者了解他的病情,讓其知道最重要的是生命的質量而不是壽命的長短。
與臨終患者溝通交流中,當任何語言已經不再有意義的時候,一定的軀體性語言能向患者傳遞溫暖。在交流中臨終患者出現恐懼時,握住患者的手,給予愛的撫摸及表示,使患者感到溫暖安全,給予心理支持。
此外,合理、適當地利用幽默。幽默有驚人的力量,可以緩和氣氛,幫助大家了解死亡的過程是自然而共通的事實,打破過分嚴肅和緊張的氣氛。
死亡雖然是一個無法避免的必然,但在人們心中有許多情感足以壓倒對死亡的恐懼:親情可以淡化死亡,愛情可以消解死亡,友情可以舒緩死亡,追求可以淡忘死亡,崇高可以蔑視死亡,信念可以超越死亡。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應當更積極地探索生命,更積極地體驗與別人共存的幸福,進而用堅強的品質延伸生命的長度,用積極的生活拓寬生命的寬度。
(二)與臨終患者親屬的溝通及交流
在與臨終患者溝通的同時,應尊重其親屬的知情同意權,與其親屬進行充分的思想交流,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現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盡量讓患者以滿足、滿意的心情度過生命的最後時期。臨終患者的親屬應該扮演的角色包括:①陪護角色:臨終患者最害怕孤獨,害怕自己在困難的階段人們遺棄他,親屬應以盡可能多的時間留在臨終患者的身邊,使他在心靈上獲得安慰。②孝順角色:親屬應當在這短暫的有限時光內,對患者表現出親愛、慈愛、孝順的心,盡量隨順患者的意願。對那些具有特殊愛好和信仰的臨終患者,要以盡可能的方式滿足他們的最後要求。③關懷角色:臨終患者特別需要關懷,最感滿足的關懷是親人的守候。
對於一個人來說,也許一生中的許多過錯都有機會改正,但不給自己父母臨終時的關懷,卻是無法彌補的。④護理角色:無論在家庭中還是醫院裏,臨終患者的一些基礎護理工作需要由護士與親屬共同承擔。
臨終患者的離去對親屬來說是痛苦的,此時的親屬也需要支持。因此,醫務人員在與其交流的過程中要注意盡量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減少他們的心理創傷,盡可能地幫助他們渡過這個特殊的時期。
四、臨終關懷案例分析
案例8‐9讓臨終患者投入到興趣中去
酷愛音樂的80多歲的王靜奶奶是心存一首未寫完的小樂曲而告別人世的,臨終時,她顯得寧靜而安詳。半個月前,不間斷的疼痛幾乎使她精神崩潰,各種藥物對她失去了作用。
她所在的北京鬆堂臨終關懷醫院想盡辦法分散和轉移她的痛苦,他們得知她喜歡音樂,於是便和她一起唱歌,一起談論音樂,這重新喚起了她濃厚的興趣——她開始全神貫注地投入到一首小樂曲的“創作”中去。一天,醫生問她“您還疼嗎?”她望著醫生,平靜地搖了搖頭。那首樂曲最終沒有完成。幾天後,王靜奶奶在一個夜晚靜靜地離開了人間……
評析王靜奶奶是在臨終關懷營造的一片溫馨裏,在專注於自己的興趣中,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