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
“楊老你好,我是網文作者,請問我們應該怎麼應付現在的變局?”
“我們會不會失業?”
楊慶冥冥中感覺這個事情很重要,他要是回答不好了會被收拾。
還好上一輩子,他對這行業還有一點了解。
“人工智能對於文娛創作者,應該是一個好事兒。”
“首先,你寫小說,是不是需要查很多資料?”
“有了人工智能的輔助,是不是資料查起來,效率高多了?”
“再著,你以前寫小說的時候,是不是會有卡文的情況?”
“現在你可以先設計一個粗略的大綱,然後利用人工智能,進行細化,不滿意的改,滿意的留下,以前開一個大綱可能需要一個月甚至更久,現在不需要了,很可能幾天你就可以完成了。”
“再說變現的問題,以前你的小說隻能看,現在有了人工智能,製作簡單的動畫,有聲小說也簡單了很多。”
“也就是說你的作品的變現途徑多了很多。”
“隻要你的想象力還在,作家的這個工作,就需要你。”
“這是社會的基礎需求。”
“至於未來,這些創作性工作會不會直接被機器替代,我認為不會。”
“機器和人到底有很大的區別,當機器作品泛濫的時候,它的價值也就沒有了。”
“而且人的需求是很複雜的。”
“比如,以前我們都喜歡工業品,但是現在我們又開始喜歡傳統產品了!”
“比如現在的工業醬油,和傳統醬油。”
“現在瓊州,對於徹底的工業化是持否定態度的。”
“我們保留了傳統醬油的生產。”
“而傳統醬油不但價格貴,而且供不應求。”
“至於更遠的以後,那我就說不準了。”
“但是最少我可以肯定,二三十年之內,這種情況不會發生根本變化。”
“提高自己的能力,還是根本。”
網文作者,鬆了一口氣。
人工智能,在很多行業,都是顛覆性的。
直播間的字幕。
“聽到沒有,楊老說的創作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我們的創作效率啊。”
“狗作者,又可以多活幾年了。”
“話說,這樣的話,豈不是誰都可以去寫小說了?”
“也不是不可以啊,不過網文作者也不好混,很多人靠吃低保活著。”
“還是找一個正經工作吧,十個作者,九個窮,還有一個是運營。”
“啥工作都不好做。”
“哈哈,現在好像看小說都不用花錢了,狗作者是怎麼掙錢的?”
“這個還不懂,靠讀者施舍唄。”
“好苦逼的工作。”
……………
……………
掛斷一個語音。
很快又有新的語音接入。
“楊老我是一個教師。”
“如果未來我們的教育大規模使用了人工智能,那我們豈不是要失業?”
楊慶。
“這個,世界在改變,你們也需要改變。”
“以前的教學大部分是照本宣科,執著於分數。”
“以後可能不一樣了,以後你可能需要解答孩子們遇到的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
“尤其是實踐中的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