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故事裏,諸葛亮以“空城計”擊退司馬懿數十萬大軍,他那過人的膽略和超常的鎮定與從容,被傳為千古佳話。隻有從容地麵對人生的選擇,不懼怕危難,才能領悟人生的真諦。
在瞬息萬變、誘惑四伏的現實社會裏,更需要人們保持一種從容與沉穩的心態。遠離浮躁,從容選擇,成為一個現代人適應社會環境的基本要求。因此,有一家公司在提升一個員工時,也許會在公司職員沒有任何思想準備時,對其進行降職處理。
能在一個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裏,對金錢的誘惑心如止水的,還能有幾人?心平則欲止,當一個人能做到對任何財物誘惑心靜如水時,他便不會喪失自己那一份寧靜與質樸、快樂與輕鬆。
夫妻兩人都是江南水鄉一所中學的教師,已從教二十多年,他們觀念不舊,物質生活不是很富有,但是也不差。最讓人欽佩的是那份從未有一絲改變的質樸。
水鄉風景自然不同別處,為了一飽眼福,五一假期我們一幫親戚朋友都聚到了他們家。女主人的侄女剛大學畢業,在一家銀行工作。在我們到達的當天,她的侄女正打算告辭,臨走前她才發現自己新買的那枚白金戒指不見了,屋裏屋外找了個遍,怎麼也沒有找著。怕誤了班車,女主人說,你先走好了,我來幫你找吧。
侄女走後主人夫婦就陪我們撐小船過小橋穿小巷,晃晃悠悠,玩了一天,直到天黑才回家。大家一起說說笑笑地吃完晚飯,才想起戒指的事。夫妻兩人在床底下、沙發縫裏、食品櫃角找了個遍,還是沒有。女主人又想起上午侄女曾幫著擇薺菜了,可薺菜皮已被倒掉了,便一手提著節能燈,一手拿著根棍子來到樓下,在垃圾箱裏翻了個遍,仍沒有找到。
正折騰著,侄女來電話了,侄女沒顧得上說什麼,開口就焦急地詢問戒指的下落。女主人說,別擔心,肯定在的,並問能值幾個錢。侄女說了個大概價錢,我們這些客人都有些不自在起來。
女主人卻不緊不慢地說:“在我這兒,不會丟的。”
電話掛斷,大夥都自告奮勇要幫著徹底尋找,女主人卻不以為然地笑著說:“沒事的,都累了先休息吧,明天再找。”
次日早起,女主人一邊慢慢地梳理著頭發,一邊說著話。無意中她想起了什麼,她拉開放針線雜物的小抽屜,一會兒就搗鼓出一樣小東西,問眾人道:“她說的,莫非是這個呀?”
眾人湊近一看,隻見一個簡單的小箍,一粒小小的鑽石,式樣毫不起眼,卻正是侄女所說的那枚昂貴的白金戒指。
女主人頓時雙頰飛紅,笑了起來:“昨天我還以為是個窗簾上脫落的舊箍呢,就這麼隨手給扔進抽屜了,不好意思,害得大家虛驚一場。”她帶著歉疚對大家說。
這真令人羨慕她,她說不會丟,就真的不會丟失。即使一時找不著她也堅信不會丟失。永不丟失的,恰是她對物欲的平靜。
地獄、天堂隻一步之遙
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實一個人的成敗隻在轉念之間,它們之間隻有一步之遙,然而卻是天堂地獄。所以在遇事之時,一定要冷靜下來,作一番思考,三思而後行,以免鑄成大錯。
悲從何起,怒從何來,人生在世,悲、歡、喜、憂……風情萬種,這一切構成了人生的一幅絢麗畫卷。
有這麼一個故事,從前有一位老和尚坐在路邊,雙目閉合,兩手交握,盤腿端坐,一動不動地冥思。
忽然闖來一個武士,打斷了他的冥思,武士大聲而又懇切地說:“大師!告訴我什麼是天堂,什麼是地獄吧!”
剛開始老和尚一點反應也沒有,好像他根本就沒有聽見這個武士在說什麼。武士又很耐心地重複了幾遍,老和尚才漸漸地睜開雙眼,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武士站在旁邊,迫不及待地又問老和尚:“你能告訴我什麼是天堂,什麼是地獄嗎?”
“天堂和地獄這樣的秘密也是你這等粗野之人所能知道的嗎?”老和尚又說,“看你那手腳沾滿汙濁,心靈不潔,還手提一把破劍,一看你就不是什麼好東西!快滾吧,這個秘密我是不會告訴你的。”
武士被惡狠狠地罵了一頓,他猛地拔出劍來:“你敢罵我?看我不宰了你這個老東西!”說著舉起了手中的劍。
老和尚麵不改色心不跳,輕輕地說道:“這就是地獄。它就在你的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