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3 / 3)

一年後,兄弟兩人實在是無法再替對方生活下去了,他們在疲累不堪下恢複了真實身份,這才發覺,還是做自己最好。

上帝的哭泣

沒有人可以獲得人類的所有好處,有所長也有所短才合乎自然規律。不要和自己過不去,仔細找找,上帝給我們的長處放到哪裏了。

有一天,上帝來到人間,碰到一個不快樂的人,他就是耶穌。

上帝對這個不快樂的人說:“世人都愛著你,稱你為救世主,上帝也像愛他的孩子一樣地愛著你,你為什麼會傷心呢?”

耶穌說:“是的,我也愛著世人,也愛著上帝,但是我卻沒有辦法去愛我自己。”

上帝聽了這一切,也無可奈何地坐下來陪著耶穌一起哭。

這聽起來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是的,耶穌怎麼可能會愛自己,他從來都對自己要求那麼高,他總是認為自己是無所不能的神。可偏偏他所設定的目標,常常沒有辦法在自己的時間或能力範圍內達成,結果隻能是讓自己掉進那個無法擺脫失敗與自責的惡性循環之中。

當然,耶穌也無法去愛自己,因為他是個超級好人,他是無所不顧的神,他要去愛世間的每一個人,為每一個人操心。即使他原本的工作已經多得忙不完,但隻要一有人祈禱,他依然要停下來,去傾聽,去為這份祈禱操心。而且,耶穌總是認為,如果少了他,“世界末日”就會來臨。就是因為耶穌總是這樣忙碌和操勞,所以很少考慮到自己的能力極限,並且用超乎實際的能力程度來苛求自己,所以連上帝也沒有辦法幫他。可見,連神都難逃苛求自己所帶來的厄運,更何況是我們平凡的人類呢!

許多人的煩惱是因為他們並不喜歡自己,總是嫌自己這裏不好那裏不好,始終無法欣賞和接納自己。一個人的能力本來就是有限的,如果不顧自身條件,事事都要追求盡善盡美,做人也要麵麵俱到,就是累死了也無法做到。

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完美無缺的。如果上天給了我們卓越的能力,就可能不給我們健康的身體、美麗的容顏,或者如果他給了我們燦爛的人生業績,就不一定同時給我們悠閑的生活……所以,我們不要去奢望上天給了別人的那一份,沒有誰可以擁有一切的,也沒有人可以獲得所有人喜愛。

現實與夢想有多遠

夢想是一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它是我們前進的動力。不論別人對我們的夢想是多麼沒信心,但自己要拿定主意,去努力追隨。任何時候都不要讓生活改變我們,而要去改變生活。

我常借用蒙提?羅伯茲寬敞的住宅,為幫助青少年籌備基金,舉辦募款活動。因為他在聖思特多羅的這座牧馬場很漂亮。

在一次活動中,他在致辭中提到:我讓傑克借用住宅是有原因的。這個故事跟一個小男孩有關,我一定要講給大家聽。這個男孩的父親是一位馬術師,所以他從小就跟著父親東奔西跑,幾乎所有的生活都是在一個馬廄接著一個馬廄、一個農場接著一個農場裏度過的。由於經常四處奔波,小男孩的求學過程很不順利。很晚才進了中學,有一次老師要求每位同學都要寫一份報告,題目是“長大後的誌願”。

那晚這個男孩洋洋灑灑地寫了七張紙,他從來沒有寫得這麼賣力。他在文中描述了他的偉大誌願,那就是想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牧馬農場,並且還仔細畫了一張農場的設計圖,在上麵標出了馬廄、跑道等的位置,然後在這一大片農場中央,還要建造一棟占地四千平方英尺的豪宅。

他為自己的報告著實地高興,因為它花了他很大的心血。第二天,他把報告交給了老師,兩天後他的報告被退了回來,在第一頁上顯赫地打著一個又紅又大的F,旁邊還寫了一行字:下課後來見我。

腦中充滿幻想的男孩下課後帶著報告去找老師:“為什麼您給我的是不及格?”

老師回答說:“你年紀輕輕,就不要做這個白日夢了。你知道,你沒有錢,也沒家庭背景,你什麼都沒有。但是要蓋一座農場那可是個花錢的大工程,要花錢買地、花錢買純種馬匹、花錢照顧它們。你想,你可能做到嗎?”老師接著又說,“回去吧,假如你肯重寫一個比較不離譜的誌願,我會重給你打分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