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可以輸給別人,不能輸給自己(3)(2 / 3)

19“敢做”,比“會做”更重要

理查德德·科布登是一個農夫的兒子,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到倫敦,在一個倉庫裏受雇為童工。

理查德德從小就是個勤奮上進的孩子,並且渴望能夠吸收更多的知識,可惜,他的雇主是個非常保守專製的人,鄙夷地認為工人就是工人,根本不需要讀太多書,所以理查德德隻能偷偷摸摸地自修學習,將從書本中獲得的知識默默藏在心裏。

不過,他的學識所帶來的價值,很快地便展現在他的工作中,使他從一個倉庫管理員,成為旅行全國的推銷員;理查德德更從中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人脈,並且為日後的獨立奠定基礎。

等到存夠錢之後,理查德德便開始了他的商業生涯。經過許多年的奮鬥之後,經商成功的理查德德,因為自己當年想讀書卻沒有書讀的遭遇,決定致力於普及大眾教育。

為了宣傳他的理念,理查德德必須到處巡回演講。然而,他沒有這方麵的經驗和訓練,所以,他首次在公眾麵前發表的演講可說是慘不忍睹。

但是,理查德德並不氣餒,靠著毅力和不斷地練習,終於成為最具說服力的演講者之一。

後來,理查德德還被評價為:“他是將個人才能和努力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最佳典範,也是出身社會最底層的窮人,經由發揮自己的價值,躋身到受人尊敬的地位中,完美的一個例子。”

學做人:想要成功,就不能害怕冒險。

所謂的冒險,不是指盲目的鋌而走險,而是建立在周密的思考後所作的客觀判斷和積極行動;要達到這一步,必須累積相當開闊的視野和豐富的經驗。

有了這些條件,再加上過人的膽識,成功自然也就能水到渠成了。

20別讓不如意幹擾情緒

有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出國旅行,整個旅途上都很平安順利,大家也都玩得很愉快。

沒想到返抵國門後,正準備從機場回家的時候,在高速公路上竟遇上了一場很嚴重的連環大車禍。雖然全家人都很幸運沒有受傷,但因為車禍的關係,延遲了六小時才回到家。

好不容易回到家,全家人原本陶醉在旅行之中的愉快氣氛,早已蕩然無存了。他們不斷向前來家中拜訪的親朋好友抱怨自己的倒黴,反而對旅途中發生的趣事隻字不提。

這時候,在一旁靜靜聽著抱怨的老奶奶開口說道:“這有什麼倒黴的?遇到這麼大的車禍,死傷又這樣慘重,一家人都還能安全地回來,這已經是很大的福氣了。”

學做人:當天不從人願的情形發生時,就不應該把這種情形稱作失敗,更別因此而產生負麵的情緒和負麵的想法,因為,隻有當自己放棄的時候,才叫做真正的失敗。

其實,許多不順遂的事情充其量也不過是不完美的結果而已。

再怎麼成功的人,也會有徒勞無功的時候,但這些人不會將徒勞無功視為失敗,而是視為不如人意的結果,並且坦然麵對,累積這些“結果”,達到最後的成功。

21感謝壞人送給你的機遇

鴻池是日本著名的清酒製造商,不過,剛開始經商之時,隻不過是個奔波於大阪和東京間的小商人。

據說他從一個小商販,一舉成為大富豪,有著一段陰錯陽差的故事。

有一天,鴻池來到酒坊視察工人們的工作情況,沒想到卻讓他發現有個工人正在偷喝米酒,於是他走上前去,狠狠地責罵了這個工人一頓,還扣了他半個月的工錢。

但是,這個工人一點也不認為自己有錯,還辯稱他是要試嚐新釀米酒的滋味,老板根本就沒有理由罰扣他的工錢。

鴻池看著這個工人的態度和反應,心想:“這家夥這麼不老實,不宜留在這裏幫忙。”於是,毫不客氣地叫他收拾東西離開酒坊。

沒想到這個工人遭到解雇,心中十分惱怒,臨走前決定要進行報複。

於是,他抓了一把火爐的灰燼,偷偷地撒進米酒桶中,然後便開心而又迅速地離開酒坊。

當時,日本生產的米酒有點混濁,工人心想,撒進了火爐灰燼,那麼米酒會更加混濁,肯定賣不出去了。

但是,事情卻出乎意料之外,隔天鴻池來到放置米酒桶的工作坊查看,卻發現一件從來沒有見過的事。原來,火爐灰燼沉到了酒桶底,而在沉澱物層上的酒層,卻變得非常澄清透明。

他知道這一定是離職工人幹的好事,不過當他專注地看著桶裏的清酒時,對於工人蓄意報複的惱怒,忽然全拋到九霄雲外,因為他在轉念間想到,如果能把混濁的米酒變成透明的清酒,一定會非常暢銷。

於是,鴻池立即把爐灰澄清酒品的新發現,拿來做清酒的研究和實驗。經過多次改進和試驗,終於讓他發明了一種高效實用的濁酒清化法。

他將這個新酒品命名為“日本清酒”,還推出了這麼一個廣告:“喝杯清酒,交個朋友。”

當清酒上市後,消費者的眼睛為之一亮,各家賓館、飯店紛紛大量訂購,大家更把這個“日本清酒”視為宴客時必備的酒品。

學做人:這個不甘心遭到開除的工人肯定沒有想到,這個報複動作,反而幫了鴻池一個大忙,讓他研發出製造清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