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鴻池隻顧發怒,沒有仔細觀察酒裏的情況,或是沒有想出清酒的賣點,那麼他就無緣“把壞人變貴人”,仍然會與發財的機遇擦肩而過。
這個故事無疑告訴我們,應該睜大眼睛看世界,活化自己的思考能力,不要老是為了一些芝麻小事動氣。
事情都已經發生了,不如動腦想想有何解決之道,或是如何“把壞人變貴人”,因為也許這將是另一個“弄拙成巧”的奇跡。
22要努力,還要有毅力
英國細菌學家歐立然,在研製消滅人體內的錐蟲和螺旋體病原蟲藥物的過程中,幾個晚上徹夜不眠是家常便飯。真的累到受不了的時候,就用書當枕頭,和衣躺在實驗室的長椅上小睡片刻,醒來後,再接著繼續工作。這樣持續了許多年,最後才終於研發出六百多種藥物。
俄國詩人馬雅可夫斯基在寫《多斯塔之窗》時,也是夜以繼日地寫作,不浪費任何一點靈感。疲倦的時候,就用劈柴當枕頭,因為劈柴不舒服,所以才能讓自己不至於睡得太久。正因為如此,所以他才能擁有比一般人還要多的時間,做出一般人所做不到的事情。
科學家牛頓也是如此。牛頓有一次請朋友吃飯,朋友已經到了,仆人也把飯菜都擺好了,可是卻遲遲不見主人牛頓的蹤影。原來,牛頓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所以又躲進實驗室裏做實驗了;一進入實驗室後,牛頓就忘記了外界的一切,更忘了請朋友吃飯這件事了。
朋友知道牛頓的習慣,所以自己吃完飯後便告辭走了,而牛頓一直等到得出了實驗結果後,才滿意地走出實驗室。
等他來到餐廳,看到朋友吃剩的飯菜時,還莫名所以地說:“我還以為要吃飯了呢,原來我已經吃過了!”
學做人:很多人才剛剛付出,就急著期待看到成果,一旦發現結果不如預期,便立刻想要放棄。
這樣的人是永遠不可能成功的,因為成功不隻需要努力,還要加上決心及毅力,就算努力之後無法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但至少盡了全力,不隻對得起自己,也能夠為下次的成功奠定更紮實的基礎。
23機會就在“麻煩”中
費爾德是架設海底電纜的創始者,當他決定進行海底電纜這個計劃時,毫不猶豫地把自己所有的財產都拿出來,投資在開發海底電纜上。為了尋求國會議員的支持,他在國會議題討論中不知道接受過多少議員的質疑和反對,但是費爾德並不灰心,最後終於獲得國會議員過半數通過支持,讓他的計劃得以執行。
因為鋪設海底電纜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工程,所以在第一次架設的時候,就因為電纜在海裏無法鋪設超過五公裏而失敗。接下來,他仍然不斷地遭遇到許多慘痛的失敗,但是他一步一步地修正,最後,終於在1858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條海底電纜。
電纜雖然架設好了,但遺憾的是,隻營運了幾個星期。可是費爾德還是不死心,他仍然到處說服投資人,籌集資金準備做最後一搏。
好不容易有公司願意支持費爾德的計劃,但是在鋪到兩千四百英哩的地方時,電纜又斷了,一切的努力又付諸流水,損失金額超過六百萬美元。
經過12年不停地努力,在1866年7月27日那天,終於成功地完成了電纜的工程。第一個透過海底電纜傳來的消息是:“感謝上帝,電纜鋪好了,運行正常。費爾德。”
學做人:有時候,“自找麻煩”反而是讓自己成名的大好機會,因為大多數人都怕麻煩,所以“自找麻煩”的人反而特別容易引人注意。
機會往往就隱藏在層層的麻煩之中,如果你想成功,別吝嗇你的時間,隻要你願意堅持下去,你一定能找到成功的契機!
24別繼續當個自暴自棄的傻瓜
吉姆從小就不是一個乖孩子,偷東西、打架樣樣都來,久而久之,他的人生離正途越來越遠。
剛開始時,吉姆一點都不會感到內疚,但是隨著犯罪的次數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他積累的內疚感也越來越深。終於,這種掙紮的情緒讓他在一次持槍搶劫的行動中失手,被抓進了監獄。
吉姆在監獄裏,下定決心要重新做人。所以,從監獄獲釋後,吉姆結了婚,搬到了加州,並且開了一家從事電子谘詢的小店。
可是好景不常,有一天一個陌生人來找吉姆,要吉姆用電子裝置協助自己犯罪。龐大的利潤吸引了吉姆,就這樣,他又開始了犯罪生涯。
吉姆變得很富有,錢似乎多得花不完,而這個情況也讓他的妻子開始產生懷疑。妻子想知道這些錢的來源,但是吉姆不肯說,兩人因此大吵了一架,於是吉姆煩悶地走出家門,在街上無意識地到處遊蕩。
走著走著,吉姆不知不覺地走到公園。他看到公園裏有很多人聚集,一時好奇,便跟著擠進人群中。原來是牧師在布道,才聽了不久,吉姆便感到十分煩躁不安,因為他覺得牧師似乎是在跟他講話。
聽完了牧師的講道之後,吉姆決定向警方自首。
現在的吉姆,經常在全國各地進行演說,將自己的經曆說給每一個人聽,特別是他決心自首那天的情況。每次說到這裏,他都會這麼形容:“我找到了回頭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