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常識
《靈城精義》為南唐何濤撰寫,何濤字令通,生平事跡和籍貫都不清楚。這本書分上下2卷,上卷講巒頭,著重於山川形勢、辯氣脈辯穴地;也就是什麼樣的地方可以下葬,什麼樣的地方不可以下葬;下卷講理氣,著重於天星卦例、生克吉凶。也就是說怎麼樣下葬及下葬時怎麼樣迎祥納福避凶化煞。
國學故事
在唐代有一個很著名的風水師,他名叫舒綽,精通五行術數,在當時譽傾海內外,名振朝野。當時在朝高官楊恭仁吏部侍郎,想把父母之墳改葬到長安京師附近,便於祀拜與管理,便請了當時聞名海內的相地高師五、六人,舒綽自在邀請之列。
這些人都是當時有名的風水大師,楊侍郎無以辯別誰為真正的高手,於是就付銀兩給每一位地師,讓其各自為其父母尋地,一月後回府聚會並彙報。於是各位大師便分頭行動,一月期滿大家回到府中,大家都獻上佳穴,各抒己見爭執不下,於是大家一同登山觀穴,五、六處各有利弊,大師們理法並施,談天說地無人服眾,楊侍郎也無法定奪熟是熟非,回到家中正在苦悶,忽聽師爺說道:“大人何不如此這般”,聽言後,心中暗喜,便叫來幾位親戚,連夜趕往京師地師們所點之穴位,開穴一尺許深並取土一包,並把地理地貌統統記錄在小本之上,連同小本一起密封起來,運回家中,楊侍郎作好記號後,把記錄小本藏起來,並在後花園的地下也取出一包土混在其中,爾後叫來幾位風水大師,讓他們根據鬥中之土,把所取土之處的地理形勢和地形地貌解說出來,並說明此地是否佳穴,能發富貴否與及房分情況等,以便與原記錄作比較。
在後來的分析中,其他幾位大師均不得要領,隻有舒綽一人認為幾包取回之土中,有三處可以作穴,並定下發富貴的層次與房分情況利弊等,最精妙的是他所描述的地形與小本上所記錄的實際情況全部吻合,並對後花園所取之土,作過一首較滑稽的詩“黑中見青有霧雲,氣貫二孔草叢生,此土葬下先人骨,一嗅到底傷後人,此土潤濕養花根”。其他幾位風水師見舒綽有如此神術,無不驚歎,自愧不如,帶上楊侍郎的酬金,不聲不響地走了。待別的風水師走後,舒綽對楊侍郎說道:“我選定的那塊墓穴,在開井五尺深以下會有穀物,若你能得到一鬥穀物,便是富地了,能保楊侍郎一家世代富貴官至公侯,楊侍郎對於舒綽的風水技術已是十分折服,聽完此話後,當即與舒綽一道前往京師,來到舒綽所尋的穴地,令人往下繼續開穴,當挖至七尺深時,發現一個小孔,再輕輕挖開裏麵有近二尺方正大的穴洞,穴洞裏麵有七、八鬥之多,外形很似穀類之物。楊侍郎目睹此景佩服得五體投地。於是楊侍郎遷葬了父母之骨於此穴之中,後來果應世代富貴,並出了楊家將忠烈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