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0章 卜筮必用的工具書(1 / 1)

國學常識

靈棋經是中國唯一一部完整、係統地記述古代雜卜的著作,它對後代術數中影響最大的簽書的產生和發展開辟了路徑。靈棋經共分二卷,一百二十五卦,傳說是黃石公傳授給張良,後來東方朔掌握了其術,才流傳於世。靈棋經以棋為卜具,卜棋成卦,卦有繇辭。它標誌著中國卜筮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在此之前,中國卜筮所用的工具全部是帶有靈氣的自然物,如龜甲,蓍草,竹枝等,而靈棋則是人類自造的靈物。靈棋經的卜法極為簡單,卜具是一麵刻有上中下不同字樣的棋子,共十二枚,上四枚,中四枚,下四枚,不刻字的一麵為镘。占卜時隻需將十二枚棋子隨意一擲,即可成卦,然後根據書中的繇辭和注解判斷吉凶。

國學故事

北宋時期,誕生了一位叫謝石的術人。當初,他時常出入皇宮為皇帝及皇室人員測字,至於當朝大臣及王公貴族、以至庶民百姓各色人等紛紛求測者更是不計其數。在宋高宗時代,曾被皇帝召見於宮中測字。當時,宋高宗書“春”字命其一測。當時的中國朝庭,正值權臣秦檜當政,滿朝上下皆畏其權勢而任其妄為莫敢多言。謝石當下凝神觀字,緩緩稟奏道“聖上所書春字,上半部秦頭太重,以致壓日無光。”

高宗聞聽此言,慘然不語。後來,權臣秦檜得知了此次測字事件後氣急敗壞,暗中弄權將謝石放逐於嶺外蠻夷之地。由此則真實的故事,可以想見我國古代術士的氣節。寶通放眼當今天下,同時具備大智慧和氣節之士,已然寥寥無幾。話說當時謝石為高宗測字,因為直言不諱,所以觸怒奸相秦檜,直落得被流放異鄉的命運。而這種命運,謝石早在宋高宗召見他之前,已然對人談及。古代術士,頗具儒家風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愛憎分明之心甚強,仗義執言之心亦強,所以明知有禍而不避。

謝石在放逐的旅途中,某日忽見一人在山腳下立了一塊測字招牌為路人測字。謝石不禁詫異,心想實在有趣,當今天下難道還有比我更精於此道的嗎?當下書一“謝”字求測。隻見對方掃了一眼,不緊不慢道:“寸言中立身,想必是術士。”謝石大驚,又不假思索地書一“石”字求測。對方看後,皺眉緩緩歎道:石遇卒為碎,石逢皮為破,這次遠行怕是有去無還。

謝石聞聽此言,頓時大驚失色。原來,押解他的吏卒正好與石字組成碎,而此吏卒偏就姓皮,如此,破”二字恰為當下本人的真實寫照,實在是定數難逃。不過,謝石畢竟是名震天下的測字大師,他在震驚歎服之下說:“你寫一個字,讓我來測一下。”對方起身,哈哈一笑,轉瞬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