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讓對方信賴你,就是成功的第一步(3 / 3)

不“推銷”的銷售精英

當今社會,各行各業都離不開推銷,都離不開和客戶的聯絡。要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就需要把握人脈這個巨大的資源。而要想保持並擴大人脈,跟客戶溝通是重中之重。

溝通是需要技巧的。一次愉悅的溝通能讓你很好地了解客戶所需,快速給客戶介紹適合的產品,進而為自己帶來收益和機遇。有貴人相助,自然就能更快走向成功。

有一個叫梅吉的女人,她在一家專賣嬰兒紙尿褲的商店裏做推銷員,業績非常好,總能超額完成任務。她在開拓新業務的同時,不忘與老客戶聯係。有些老客戶覺得這個小姑娘服務好,還會介紹朋友買她的產品,這為她帶來不少收益。

“您好,我是梅吉,能為您的小孩服務的梅吉。”這是她給新客戶打電話時的經典開場白。“你好,梅吉。”新客戶有時會很冷淡。

但梅吉有辦法,她會接著說:“您的小孩有晚上哭鬧打擾到您的睡眠嗎?”

其實這是每一個有小孩的家庭都會出現的狀況,這樣說的目的隻是聲東擊西,讓客戶願意繼續和你聊下去。要是客戶一生氣掛了電話,那就沒生意可做了。談到這個話題,媽媽一般都會大倒苦水,抱怨說:“現在的孩子太難帶了,大半夜的說哭就哭,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有可能是尿了。”梅吉把話題引了過來。“這種情況還真不少呢。”媽媽附和道。

聊到這兒,就離產品銷售不遠了。這時,推銷員可以發揮自己的好口才了。“現在市麵上的紙尿褲好多吸水能力都挺差的,小孩子尿的量大了,紙尿褲吸不了那麼多水,小屁屁就會不舒服,小孩子就要哭鬧了。”

“我也注意過,寶寶的小屁屁有時候紅紅的。想必寶寶不舒服吧。”

“我知道××牌子出了一款超吸水的紙尿褲,特別適合小孩子晚上用。我這裏有一些您可以拿去試用一下,希望您能有一個好的睡眠,也希望孩子在晚上睡得舒服點。”

有了前麵的鋪墊,就有了一個緩衝,再推銷,客戶會比較容易接受。再者,梅吉也是站在客戶的角度考慮,話語裏都是說著要幫客戶解決麻煩,客戶怎麼會拒絕一個為自己解決麻煩的人呢?就這樣,一筆訂單完成了。

問候仿佛春風,拂麵而過,給人留下了舒服的感覺。借助問候,我們可以拉近與客戶之間的距離,從而獲得更大的收益。

梅吉也很注意與老客戶的聯係,畢竟紙尿褲是易耗品,如果梅吉忽視與他們的聯係,很有可能被其他牌子的紙尿褲推銷員鑽了空子,畢竟這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

“您好,我是您的老朋友梅吉,最近過得怎麼樣?”

“還好,就是帶著孩子有些事情不方便。”

“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嗎?”

“如果你有時間的話,那就太好了,聽說附近新開了一家店,裏麵的衣服還不錯,我早就想去看看了,可是寶寶……”

“樂意為您和寶寶效勞,我馬上就到。”

打電話打出“轉運貴人”

故事進行到這兒並沒有結束,那時梅吉還隻是一名優秀的推銷員。一位老主顧琳達有一天找到梅吉,問她有沒有興趣挑戰一下自我,到一家新的公司、一個不同的崗位上試試。這位老主顧的老公是一名非常優秀的企業家,最近新開了一家公司,正急需人才,於是她向老公推薦了梅吉。

幾年後,梅吉成了一家公司的老板。她人生的轉折點就是那次跳槽,琳達和她的老公正是梅吉的伯樂。

從這個故事我們知道了,客戶不僅僅是你推銷產品的對象,更是你值得花時間和精力去經營的人脈,說不定哪位客戶就是你的貴人。而要開拓客戶、維係客戶關係,重中之重就是多打問候電話,少打推銷電話。你隻要讓客戶知道你給他們解決了哪方麵的困難,知道怎樣找到你,不會忘記有你這樣一個人就可以了。

朋友,你想像梅吉那樣幸運地走向成功之路嗎?那就從打問候電話開始吧!說不定你的貴人就在電話的那一頭,千萬不要直奔主題推銷產品,把貴人嚇跑呀。隻要你用心經營,下一個梅吉就是你!

少計較對方說什麼,多注意自己說什麼話說得好,可以打動他人的心扉,給自己帶來好運;而說了不恰當、不合宜、不符合身份、不該說的話,那就是將自己丟進了噩夢。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你的人生就難得輕鬆了。

說話有風險,開口須謹慎

人際交往中,最少不了的就是說話,要麼對方說,要麼自己說。人人都知道“禍從口出”,所以就很容易出現兩個問題:要麼對方說話不當,產生矛盾;要麼自己說話不當,產生不好的結果。

對方想說什麼,我們無法猜測,也無法控製,因為言論是對方的自由和權利。既然如此,索性就不要計較別人說什麼、怎麼說。我們雖然無法控製別人說什麼,但通過控製自己說話,使結果更符合我們的意願,更符合我們的利益。

話說得好,可以打動人心,可以為自己帶來好運。而說了不恰當、不合宜、不符合身份、不該說的話,那就是將自己丟進了噩夢之中。

有的人本來跟客戶相談甚歡,突然一句話說漏了嘴,客戶聽到後臉色大變,結果就是到手的訂單跑了,煮熟的鴨子飛了。有的人正與上司交流,本來很得上司厚愛,然而在上司精心安排的一次考察式交談中,因為不合宜的話,突然令上司大感失望。有的人本來與愛人愛深情篤,相望兩不厭,然而卻因為話語不當,導致隔膜橫生,兩人有了抱怨,冷戰月餘,甚至因無法調和,最終分手。這些都是說話惹的禍。

說話的要點和原則

如何使自己在人際交流中少犯錯、少闖禍呢?隻要遵守了以下要點和原則,就能讓我們的嘴裏從此隻出“福”不出“禍”。

一、不要一味把“我”放在主導位置。

談話時不要總拿“我”做開場白,這會讓對方誤以為你太自我。在一些場合中,碰到自己曾見過麵但不是很熟的人時,不要說“你還記得我嗎”。萬一對方想不起來,他會覺得不好意思。最好的方法還是先自我介紹:“你好,我是×××,真高興又見麵了”。這樣做即使別人不認識你,也會從今天起記住你。

二、濾除話語中不必要的雜質。

每個人都有口頭禪,有時候一些口頭禪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例如“你懂我的意思嗎”,“你清楚嗎”,“基本上……”,“老實說……”,這些都是很糟的說法。當對方聽到這些話時,可能會覺得你是在故意找茬。如果你不挑別人的話柄,也許對方會作出讓步,如果你非要計較什麼,別人也會以“計較”與你相對。還有一些人說話時都習慣性地加上“啊”等語氣助詞,比如“就是說啊”,“當然啦”等,這樣的話在私下說說倒無所謂,但是在正式場合,就會顯得不夠莊重。

三、如果一定要否定對方,請放到最後。

交談中,如果有人說:“我不久前去過紐約,在那兒待了一個月。”你不要急迫地說:“那你比我差遠了,我在那兒待過一年。”尤其不要去糾正別人的錯誤。即使你真的懂得很多,發現錯誤時也不該打斷對方的話。這會讓人覺得你破壞了談話的興致,你很愛表現。正確的做法是一起分享旅行的感覺,事後再談論自己的觀點。

四、不要不懂裝懂,贏得信任最重要。

如果你對談話的主題不了解,就坦白地說:“這個問題我不是很清楚。”別人不會繼續為難你,反而會覺得你很坦誠。反之,如果不懂還要裝懂,更容易說錯話,這樣別人對你的信任度就會減小。

五、公開場合少問為什麼。

去參加活動時別總是問“你的公司是做什麼的”。如果這項活動正好是對方公司舉辦的,那就尷尬了。或者你問對方“為什麼”,“你為什麼作這個決定”,“不對吧”,“應該是”,“果然沒錯”……如果彼此交情不夠深,這會讓對方感到不愉快,也會讓對方認為你是在打探他的隱私,從而對你留下一個壞印象。

六、委婉拒絕不失禮。

當別人向你推薦一些東西時,即使你不喜歡,也不要直接地說“不”。如果一開始就拒絕,勢必會消減對方的熱情,你可能不會再被邀請。如果是在用餐時,主人請你品嚐一道你並不喜歡的食物,你可以委婉地說:“對不起,請允許我拒絕你的好意,我忌口。”如果吃飽了,可以說:“這些食物實在是太美味了,真想把它們都裝進肚子裏帶走,可是我實在是已經飽了。”這會讓主人感受到你是真心喜歡並感謝他們準備的食物。

隻需換一種說話方式,不僅會給對方帶來愉快,也能為自己的形象加分,還有比這更簡單的使自己更具魅力的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