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南山經(1)(1 / 3)

昔隹山招搖山

原文

南山經之首曰昔隹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其名曰祝餘,食之不饑。有木焉,其狀如榖而黑理,其華四照,其名曰穀,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食之善走。麗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疾。

譯文

南山第一大山脈叫昔隹山。第二大山脈叫招搖山。它瀕臨西海上端。山上生長的樹種多為桂樹,並且蘊含有大量的金礦和玉石。山中生長有一種草,形狀很像韭菜,開著一種青色的小花。這種草名叫祝餘,人吃了這種草就沒有饑餓感了。山上生長有一種樹木,形狀很像構樹一樣,木紋是黑色的,它開出的花葉光芒四照。這種樹林名叫迷穀。人將這種花葉佩帶在身上就不會迷路。山上還有一種野獸,長相很像彌猴,但長著一雙白色的耳朵。它時而爬行,時而像人一樣站立行走。這種野獸名叫。人若吃了這種野獸就會變得非常健走。山下的一條麗水向西流入大海。麗水盛產一種名叫育沛的東西。若將這種貝殼佩帶在身上可以防止腹脹病。

堂庭山

原文

又東三百裏,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黃金。

譯文

沿著昔隹山、招搖山往東走三百裏有座山名叫堂庭山。這裏有很多棪木,很多白猿,很多水玉,也很多黃金。

猨翼山

原文

又東三百八十裏,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蟲,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譯文

堂庭山再往東行三百八十裏有座山,名叫猨翼山。據說山上有很多怪獸出沒,水潭裏有很多奇怪的魚,還有很多白色玉石、反鼻蟲、怪狀的蛇和怪狀的樹木。山民對我講:“最好不要上這山!”

杻陽山

原文

又東三百七十裏,曰杻之山,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金。又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怪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

譯文

從猿翼山再往東走三百七十裏有座山,名叫杻陽山。山的南坡蘊藏赤金,山的北坡有許多白金。有一種野獸,身形像馬,白色的頭,身上的斑紋像虎斑,尾巴是赤紅色的,鳴叫的聲音如同人斷斷續續的歌謠。這種野獸名叫鹿蜀,吃了它有利於繁衍子孫。這座山還有奇怪的小溪,向東流入憲水。溪中有很多青龜,它的身形像烏龜,卻長著鳥一樣的頭和毒蛇一樣的尾巴。這種龜名叫旋龜。它鳴叫的聲音像判官折打在案上的驚堂木所發出的響聲。誰聽見它的叫聲,耳朵就聾,血氣敗逆的人聽了就不再會血氣堵塞。

柢山

原文

又東三百裏柢山,多水,無草木。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冬死而複生,食之無腫疾。

譯文

杻陽山再往東爬三百裏,有座山,叫柢山。山上有很多水流、水窪,長年不生草木。水窪中生長有一種魚,身形像牛,生活在深山穀的水中,長有蛇一樣的尾巴,還長有一對翅膀,羽毛生在兩脅的下邊,有嗚叫的聲音像犁牛哞哞一樣地叫。這種魚名叫。它喜歡在冬季蟄伏,而在夏季到來時才出來活動。人如果吃了這種魚就可以防治癰疽疾痛。

亶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