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3章 最後的結局(2)(2 / 2)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記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填完之後,李煜隻覺胸中的悲憤,還未發泄盡淨。看到酒杯中倒映中自己日漸老去的容顏,想起自己曾經身為一國之主的尊榮富貴生活,想起自己紅顏薄命的結發之妻娥皇,想起給予了自己無限快樂的如今卻不知在何處的窅娘,又想起自己成為亡國奴之後屈辱的生活。

一杯酒下肚。看到現在自己成為亡國奴之後的屈辱的生活,想到自己破落的國家,想到遠離自己的子民,想到因自己而受辱的小周後。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物是人非事事休。巨大的失落感充斥在李煜胸中,他心力交瘁,無窮無盡的愁恨,就像泛著春潮的大江流水,翻滾激蕩在他的胸膛。閑居在禦賜的違命候府中,服侍的宮女如今也隻剩下了兩三個。其餘的宮中嬪妃,死的死,去的去,如今一個也不在身邊。

想到窅娘,胸中悲感交加。那些痛苦的,快樂的回憶不斷地從他的腦海中湧向心中,在他的心中交彙在一起。他提起筆,決定再填一闋感舊詞,將自己無限的心酸和一生的愁緒都道出,成就了那千古絕唱——《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看到李煜如此,小周後走上前,對李煜說道:“雖說現在背時失勢,但是重光你也不能在這裏愁思吟悲。小心隔牆有耳,雖然隻是懷思感舊,但外人聽了,難免妄加揣測,懷疑你是缺望怨恨。從古至今,陷入文字獄的人不知多少。如今我們身處於荊天棘地之中,萬萬不可再因筆墨招災惹禍了。”

李煜長歎一聲,難道自己連作為人最基本的說話權力也沒有了嗎?“國亡家破,觸處生愁,教我怎麼能不發出感概?悲歌長吟,也是如此的罪不可恕嗎?”

小周後冷哼一聲,“重光,你一直在心中惦記著窅娘,我有豈會不知?恐怕剛才也是觸景生情,又見窅娘不在身邊才如此的大發感概吧。也不知道窅娘使了什麼魅招,你可知道,趙匡義對窅娘也上了心。時勢已如此,我們隻能得過且過,隨遇而安,且度餘生。你就忘掉窅娘把,也不要再追念以前的事情了。現擺薄酒一壺,不如痛飲幾杯,借澆塊壘。”

小周後到了滿滿一杯酒,遞到李煜麵前。看著小周後殷切的目光,李煜無奈,隻得一飲而盡,說道:“今日有酒今日醉,遑顧明朝是與非。很久沒有聽到曼妙的歌聲了,不如今日薇兒高歌一曲吧。”

小周後麵色有些潮紅,她也不記得自己有多少年沒有一展歌喉了,也許是在姐姐去世之後看,又或許是在窅娘入宮之後。她搖了搖昏昏沉沉的腦袋,說道:“我已許久不歌,喉嚨生澀得很,哪能有什麼動聽的歌聲?還是暢飲幾杯,不必歌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