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2)

廣播電視作為20世紀發明的最重要的傳播媒介,對人類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從其誕生的那一天起,廣播電視就在新聞傳播和藝術傳播領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教育水平的差異很大。電視不僅能夠迅捷地傳播各種新聞資訊,也將各種藝術節目傳播到天涯海角,因此深受廣大電視觀眾的喜愛。

電視與傳統的藝術樣式相結合,產生了電視文藝。電視文藝的內涵極其豐富,不僅包含運用先進的電子技術傳播優秀的傳統藝術節目,也包含電視與傳統藝術樣式結合產生的新的藝術樣式。由於中國文化的獨特性和豐富性,中國人對藝術鑒賞的方式、欣賞趣味與西方差異明顯。在西方,經濟發展與思想啟蒙並舉,藝術欣賞是高雅、莊重的行為,有一定的儀式性。所以,但凡欣賞歌劇、舞劇、音樂會這樣嚴肅的藝術節目,觀者必然西服革履,儀表嚴謹。而民間的廣場藝術、歌舞聚會,則以休息、娛樂為目的,觀眾熱情奔放的參與,即為藝術創作的一部分。所以,電視在西方,強調其資訊、新聞傳播的價值,在藝術傳播領域,未確立電視文藝或曰電視藝術的樣式。在中國,幾千年的農業經濟,導致藝術欣賞成為少數特權階層的貴族活動,所以,民間流行的戲曲文化、書場文化,與電視的家庭傳播特點形成天然的關係,電視小品、相聲TV這樣的電視藝術形式在中國迅速普及,證明了電視的傳播形態和中國文化的某種對應關係。所以,研究電視文藝,不得不研究電視文藝的傳播。

傳播學的興起,與電視有關,而與藝術無關。現代意義的傳播研究起源於上個世紀一二十年代。這是因為,19世紀興起的報業,加上20世紀初出現的電影、廣播、電視等新媒體,帶來了信息的迅速傳播,對社會生活產生了深刻影響,甚至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傳播這一社會現象開始進入研究者的視野。

學者們一般公認,傳播學誕生於美國,以施拉姆1949年出版的著作《大眾傳播學》為標誌。研究者最早對傳播學的研究,是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協約國與同盟國的宣傳攻勢的研究。1917年,美國宣戰後,總統威爾遜下令成立公共信息委員會,負責美國的戰時宣傳工作。這個機構印製廣告、宣傳冊,拍攝新聞電影,組織演講,宣傳美國參戰的意義。同時,協約國之間為了協調戰時宣傳,還成立了協約國聯合宣傳委員會,定期召開宣傳工作聯席會議。“一戰”結束後,無論是政治家還是研究者,都意識到宣傳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以及對社會生活產生的巨大影響。研究者們為此寫出了一係列學術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