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知秋回來之後找了很久才找到有關“歡喜佛”的記載,看完之後大吃一驚。
所謂歡喜佛,是一般人對喇嘛廟某些護法神的稱謂。歡喜佛並非表現男女的淫樂,乃是鎮壓的象征。用凶猛的力量,把異教徒俘虜提到手上,踩在腳下,表現大憤怒、大無畏、大勝利的英雄氣概。除了象征鎮壓以外,歡喜佛的單像、雙像皆裸體,象征脫離塵垢界。雙像擁抱,男的代表方法,女的代表智慧,兩者合一,即所謂方法與智慧雙成的意思。
藏傳密宗佛教(俗稱喇嘛教)作為佛教的一支,其追求的終極目標與其它教派並沒有什麼不同,但與被稱為“顯教”的漢地佛教相比,顯教以理論探索為主,而藏傳佛教以密教為精髓,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儀禮、俗信為其主要特征,宣傳口誦真言咒語(語密)、手結印契(身密)和心作觀想(意密)三密相結合的修行方式。
歡喜佛供奉在密宗是一種修煉的“調心工具”和培植佛性的“機緣”。對著歡喜佛“觀形鑒視”,漸漸習以為常,多見少怪,欲念之心自然消除。佛教教義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利用“空樂雙運”產生了悟空性,達到“以欲製欲”之目的。
明王那些凶惡的麵目不僅是用來嚇退外界的妖魔的,更主要的是可以用來對付自身,對付內孽障的。而與這些看似殘暴的明王合為一體的嫵媚多姿的明妃,是明王修行時必不可少的夥伴。她在修行中的作用以佛經上的話來說,叫做“先以欲勾之,後令入佛智”,她以愛yu供奉那些殘暴的神魔,使之受到感化,然後再把他們引到佛的境界中來。
密教就有這樣的傳說:崇尚婆羅門教的國王“毗那夜迦”殘忍成性,殺戮佛教徒,釋迦牟尼派觀世音化為美女和“毗那夜迦”交合,醉於女色的“毗那夜迦”終為美女所征服而皈依佛教,成為佛壇上眾金剛的主尊。與佛教其它派別所主張的“無”不同,密教肯定現實世界是存在的。在肯定萬物的基礎上,密教認為陰陽兩性的結合是宇宙萬物產生的原因,也是宗教最後的解脫。“歡喜佛”正是這種理論觀念的圖解。
密教也稱坦多羅教,與印度教中其他門派相比是種行動體係。它也尋求解脫,但不在來世,而在“此生”,它不禁絕塵世中的各種享樂,反而去盡力地挖掘種種聲色之娛的經驗。密宗特別重視性能量和性信仰儀式,認為性是最大的創造性能源,通過性交可以使人類靈魂和肉體中的創造性能源激揚起來,與宇宙靈魂的大能合流,達到一種最高的精神境界。為此他們直接把性交本身作為一種宗教儀式,在性交中使男女通神,這種儀式稱為“輪寶供養”。它是在三更半夜由已婚或未婚的數對男女出席舉行“五種享樂”。前四種是魚、肉、酒、穀物和飲食,最後一種是性交。在性交之前需冥想和其他準備,並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情,然後以多種形式進行性交,男女在極樂中溶為一體,體驗個人靈魂與宇宙靈魂合一的情景。在歡喜佛圖象和明王妃合抱交媾之相,明妃摟抱其頭,一足圍繞其腰,正是所謂“大樂”形式。
彼岸的超驗智慧“般若”代表女性的創造活力,另一種修煉方式“方便”代表男性的創造活力,分別以女陰的變形蓮花和男根的變形金剛杵為象征,通過想象的陰陽交媾和真實的男女交歡的瑜珈方式,親證“般若”與“方便”融為一體的極樂涅槃境界。這就是“歡喜佛”的宗教寓意。
葉知秋知道這些之後唯一的感覺就是不可思議,在這個世界上還有這樣的宗教存在。
葉知秋心裏震驚不已,一不小心竟將那佛像掉到了地上。這時隻聽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葉知秋慌忙的將佛像藏在破布底下。那牆上的破洞是沒有辦法掩飾了,這時隻聽門外傳來吱呀的開門聲,一個腦袋探了進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