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章 出走西軍,你也配是楊家將?(1 / 2)

種師中這種西軍中領頭人物,又是在青史留名的忠臣英烈相邀,蕭唐自然大喜,他喜道:“種相公、韓節度都是軍中宿將,我早敬仰久矣,這次不如便由晚輩作東款待各位西軍好漢,也好一償結識英雄之願,還望諸位切莫推卻。 WwW COM”

韓存保知道蕭唐家大業大,論家財在東京汴梁也是富甲一方,兩人關係也不見外,便笑著道:“嗬嗬,這次本該是我來宴請種相公,不過既然賢侄誠意相邀,那我也承賢侄的情分。”

而種師中也不是矯情之人,他三個叔父種諤、種詁、種診在西軍中合稱“三種”,西軍大將官莫不對他們恭敬有加,種師中的兄長種師道雖然名聲更顯,但他拜到大儒張載門下,經科考後改任文官,後來又在蔡京打擊元佑黨人時被罷為庶民。所以這一代種家將在西軍中多少年積攢下的威望而言,僅從目前來還是種師中要更高一些。多少年下來他也時常與西軍將官把盞痛飲,如今蕭唐這個他印象極好的軍中後輩要請客,他便也一口答應下來。

之後蕭唐與種師中、韓存保等人暫別,他先至樞密院軍司交付安撫京南事宜文書。而現任的知樞密院事,乃是資政殿學士、宣奉大夫吳居厚。起來這個吳居厚也是一個人物,朝廷大興鹽鐵貿易時,他揮其善於理財的特長,征得賦銀數百萬。後以鹽鐵賦稅之利資助河東換馬牧養,並撥出大錢二十萬緡支援西軍軍餉,轉任地方轉運使時疏浚運河、以利漕運、灌溉農田政績出類拔萃,絕對可以是國之能臣。

可是這位從宋神宗元豐二年便出仕的吳知樞密院事現在已是七十一歲高齡了,幾年前起他便因為年事已老而辭去尚書右丞等職位,如今又被宋徽宗啟用,很明顯也不過是為了敲打鄭居中而執掌樞密院的一個過渡角色。

吳居厚這個睿智慈祥,但已不再精神矍鑠的長者又溫言勉勵蕭唐一番。正事議畢,種師中與曲端等下屬官將先行被韓存保請到府上歇息,而蕭唐要款待種師中等人,選自然是他名下的京師第一酒樓加樂坊金風玉露樓。

蕭唐吩咐燕青前去金風玉露樓先做準備,他思量一番,又吩咐家丁請來關勝、楊誌、宣讚等隨他至京西南路行事的將官,其中隻有轟雷淩振不耐這種應酬酒局,依舊獨自留在軍器監內做著他的炮具改良研究

關勝、宣讚、郝思文等也久慕西軍種家將的大名,聽蕭唐要攜他們同去與種經略相公種師**飲,也無不麵露喜色。可是其中傷勢已將養好個七七八八的楊誌聽罷,他的臉色卻變得有些不自在起來。

蕭唐瞧楊誌麵色有意,便問道:“楊誌兄弟,此番宴請種相公,你可覺得有甚麼不妥?”

楊誌麵帶赧色,長歎一聲道:“卑職好歹也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後裔。當年至關西投伍,也是為效法我祖令公響名於邊地,光耀楊家門楣。叵耐幾番不得重用,卑職便又轉至京師應武舉,隻望能在軍中有番作為,可如今卻隻在殿司做個製使官,如今又有何顏麵去見西軍好漢?”

聽楊誌罷,蕭唐倒也能理解他的心情,讀原著時這楊誌便總給人種苦大仇深的感覺。他肩上背負的是世代將門的榮耀,又有遠方兄弟節度使楊溫與他比較,楊誌費盡心思想在軍中出人頭地,可幾番輾轉下來他卻隻能供上官差遣,卻毫無戰場廝殺的機會,將門後裔卻隻能低階差役官,這又叫他的心氣如何能順?

蕭唐拍了拍楊誌的肩膀,安撫他道:“楊兄弟一身武勇,又有拳拳報國之心,此番征討京南賊人時便已初顯崢嶸,待朝廷論功行賞時,也不必再隻做個被人呼來喝去的製使。都是一腔熱血的好漢,咱們還怕去見西軍中的兒郎?走,喝酒去!”

聽蕭唐一番勉勵,一股暖流驀地湧上楊誌心頭。他眼眶似已濕潤,重重地點了點頭,隻鏗鏘地出一個字來:“好!”

※※※※※※※※※※※※※※※※※※※※※

待種師中、韓存保等人被請至金風玉露樓,來到這東京汴梁最為熱鬧繁華的去處時,眼見樓宇華麗、熱鬧非凡,種師中手下大多將官也都瞧得目不銜接,嘖嘖稱奇。

蕭唐喚燕青將種師中等人接引至樓內包間雅座,還未等樓內夥計端上珍饈美饌、陳釀美酒前,蕭唐與種師中相互引薦各自同行而來的心腹及屬下。

除了曲端之外,與種師中同行至京師的秦鳳路指揮司將官中,還有一對兄弟喚作折彥野、折彥質已見過太多的宋史以及水滸中留名的名人,蕭唐現在都已有些麻木了。